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胜可知,不可为”和“胜可为”

注:从2018年8月9日开始,每日6点起床,看书写字一个半小时左右(离职后九点起),日日不断。立此言,不断提醒自己。今日2018年10月12日。

24日开始,在华杉详解下再增一篇译文。参考书籍:郭化若《孙子兵法译注》 。

原文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华杉详解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人为取得的,敌人虽多,但也可以让他无法战斗。

孙子在《形篇》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这里又讲“胜可为”。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因为孙子的语境不同,针对的情况不同。像王阳明面对宁王朱宸濠那种情况,我方资源足够,或者耗得起时间,这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稳扎稳打地来。但是宁王起事,中央毫无准备,没有朝廷大军来,就自己手里这点资源,必须跟他干一场,不能让他进南京,遇上这种情况就只能是“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结果王阳明赌赢了,宁王虽强,但可以让他不打安庆,不进南京,乖乖地到鄱阳湖来送死。

郭化若译注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成的。敌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战斗。


我再在这里摘录一下郭化若将军《孙子兵法译注》的试笺。

《形篇》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主要指敌我双方主客观条件对比,我占优势的就有了胜利的基础,也就是有了胜利的可能性,所以说“胜可知也”。本篇讲了“形人而我无形”使敌“无所不备”,形成“无所不寡”,左右前后不能相救,这样就使胜利经过正确的战争领导不但可以看到,而且也可以人工取得,所以言“胜可为也”。前面讲了“胜可知”,后面又讲“胜可为”,这是《孙子》的贡献,可惜它对这两者辩证的关系,未能阐述明白,这在逻辑上是个缺点。


回顾《形篇》胜可知,而不可为片段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古代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可战胜,在于你自个儿,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给你可胜之机。所以说,善战者,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做不到敌人一定会被我战胜。胜利可以预见,但如果条件不具备,是不可以强为。


我的体会

从辩证的角度看“胜可知,不可为”,“胜可为”我的理解是,当敌我对等,或者敌强我弱时,时而被动时而主动时就是“胜可知,不可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无法压倒性的制胜,压倒性的投入,始终是存在风险,所以“胜可知”我只要做好防备,训练好士兵,我可以从战略上藐视敌人。

什么时候才能“胜可为”呢?就是敌弱我强,我长久性的主动,敌长久性的被动时,“胜可为”。让敌人无法防备,让敌人摸不着道,就能击败敌人,因为敌人陷入你的调动中,这就是敌人犯错的开始,敌人一犯错,对应着前面,这就是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那么我们就“胜可为”了。

总结来看就两个词

蓄势待发,一战而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胜可知,不可为”和“胜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