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依旧辛苦,那我们长大还有什么意义

母亲包的牛肉饺子回去晚了,母亲煎了一下,跟油泼面一起吃
母亲做的油泼面,吃的时候父亲很是羡慕大蒜也是新蒜,蒜皮都是湿的

图/文:赤道

一捆莴笋
两大袋比母亲身高还高的破烂不清楚能卖多少钱,总之母亲回来后推车里有一大捆莴笋和听她说的5块钱3个的花菜。
莴笋母亲打算在家里腌了,腌制好的莴笋条准备瓶罐装起来让我带走,总是担心我没得吃或者吃不好。因为要用瓶罐,母亲跟小妹专门出去买了瓶装的黄桃罐头,大家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吃或者舍不得花钱吃的罐头。
五一当天回来后下午去大哥家刚好赶上吃午饭,吃了两碗焖面,桌上就放着大哥腌制的莴笋,酸辣可口,食用清脆,特别下饭。后来在母亲面前就顺嘴说了一句准备走的时候去大哥家要点带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般人或许认为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可是在母亲眼里,在亲人心里却不是这样,他们会把这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点记在心里,或者直接满足你的喜好,或者最大化向你的喜好靠近。母亲属于前者。
早上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在厨房“叮叮咣咣”。前一天晚上母亲和了面,面发了一晚上,要给我做锅盔让我带走。
十年前的我或许会拒绝,包括腌制的莴笋,总觉得麻烦。现在的我没有理由拒绝。这是母亲的心意,这是家人的爱意,这是母亲的思念,这是家人的寄托。十几年前不懂,现在应该懂得,有些事情一定要顺应家人,我们终究也正在经历他们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心理活动。
人,要懂得感恩,更要知晓回报。

一小时八块钱
和小时候相比,现在农村种粮食作物的越来越少了,基本是够自己家吃就行,其它的耕地全部都种上了经济作物,西瓜、辣椒、莴笋、大白菜等等,有些人还承包了别家的耕地,大批量的种植,生长周期短,价钱卖的高。
这些经济作物收获的时候,因为种植的人户多,耕地面大,产量就很富裕,导致价格就会随时波动变化,想价格上涨不太可能,一定是持续不断的下跌,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就得在价格下跌前完成收割,大批量种植的人户就得雇人抢收,最快的时间完成收割。
雇人收割就得给工时费,听父亲讲,村里和周边的村基本都是8块钱1小时,这是行价,父亲母亲轮流去挣这个钱,两人一天几个小时父亲没有说,我害怕问,害怕知道。
有次邻乡农场有活儿,说是10块钱1小时,还管一顿饭,即使不管饭,父母也不会在外面买吃的,我都能想象,出门前吃个馒头加辣子啥的,这样扛一天,然后晚上回来再做饭吃,能不花钱就不花。
大清早,收割的大部队骑着摩托车浩浩荡荡的奔赴邻乡农场,父亲母亲也不例外。但仅仅只是收割一早上,由于人家贩商不再要了,雇主也就没办法只能下午不再收割,队伍就解散了,本来还管的一顿饭自然也就没了。
父亲还叹息,路上一来回时间要2个多小时,再加上摩托车油钱,干一早上3-4个小时,这挣的钱跟自己村周边8块钱1小时没啥区别,还不如就在自己村里或者邻村干呢,把人折腾那么老远,大清早就得起来,想着多挣点,其实并没有,综合一算还少挣了。
听父亲说,那段时间,跟母亲一起帮人干活前前后后大概一个月时间,挣了1000块钱。粗略算一下,一天大概忙5-6个小时,挣40-50块钱。可能也会有每天5个小时以下也会有6个小时以上,但每天5-6个小时一定是父母的常态,我肯定。
父亲说这个并不是向我表达自己有多辛苦多劳累,只是在教导我们挣钱不容易,能省则省,要铭记于心,就这么简单,仅此而已。

福泽安康
这一段没有想好用什么小标题,福泽安康足矣表达我的内心。
虽然现在农村耕地大家不怎么种农作物了,但家家户户也都会多多少少种一季小麦,毕竟陕西特别是关中一带的饮食还是以面食为主,也有直接买商品粮的,但自己种点吃起来还是放心、踏实,也习惯了。
之前种地、浇水、施肥,父亲是主力,近些年父亲身体不太好,农活的重担母亲担负了起来。很早以前,村里也有别的家庭,男主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干农活了,女主人担负了起来,脑子里现在还有那个画面。夏收小麦,那时候还没有现代化、机械化收割机,纯人力劳作,每天晒完小麦,装完袋后,一袋一袋的再搬进自己家里,以前扛袋子都是男人的事情,后来这个事情归女主人了。
男人一手抓着袋口,一手扶着袋身,一提一甩身子一侧,直接一袋小麦就上肩了,女人只能半蹲,双手抱着袋身使劲往肩上翻,很吃力,就算是一袋小麦上肩了,要站立起来也很难,站起来后走路也是来回晃,时不时还掉下来,之前的一道工序又得再来一遍。
或许那个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或许那个时候父亲还年轻,不曾觉得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现实是的确已经发生了,51当天母亲就回家给小麦打药了,妹夫也跟着一起回去帮忙。
父亲身体不好,三年时间做了2次手术,这次手术比上次更大,在手术室里的时间就接近10个小时。愧疚的是这两次都不在父亲身边,要特别感谢大哥一家、小妹一家照顾父亲。从父亲住院到出院,大哥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父亲,由于疫情,吃住都在医院,只能一个人陪护,其他人也不能进病房探望,听大哥说刚手术那几天父亲在重症病房,为了不妨碍突发事件,病房里不允许放折叠床,大哥从家里拿了一床铺盖,晚上就睡在医院打扫卫生人员的地方,一个床位10块钱,具体环境不得而知。后来父亲转到普通病房后,大哥才拿了一个折叠床也睡在病房里。
在医院的那些天,大哥的胡子也一直没有刮。
出院后,父亲母亲在小妹家里,因为刚做完大手术,医生建议多吃鱼、牛肉之类的食物,小妹看网上视频学着给父亲炖鱼汤喝,母亲每次出去买一斤牛肉给父亲包饺子吃,母亲自己和小妹都不吃,就父亲和小外甥吃牛肉饺子,问母亲你们也可以一起吃为啥不吃,母亲说,牛肉那么贵,舍不得吃,我们少吃,你爸就可以多吃点。
现在每次回去都会邀请大哥、小妹,全家人一起吃饭,全家人一起聚一聚,父母看着小朋友来回追逐打闹,即便是小朋友放肆的喊叫他们也不会觉得吵闹。这是父母最想看到也是最期待的场景。
写于母亲节前
2020年5月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父母依旧辛苦,那我们长大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