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书,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真的会读书?”
在读《30岁前的每一天》时,我知道了书籍可以按照指导"知"或"行"的标准来分类。指导"知"的书犹如灯塔,助人找准方向,定准目标,指导"行"的书如何行动,实现目标。也是这本书,在谈及"学习规划"与"读书"的时候,让我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不禁反问自己是否真的会读书?于是乎,不假思索地买了书中提及的那本被作者反复读了五六遍的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要受得了时间的洗礼。在历经数十载甚至跨世纪之后,依然被人称赞传诵,给人启发。
《如何阅读一本书》尚在序言部分,就抛出不少给我思考、引起共鸣的思想。
"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在大学时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我上过两类语言课程:精读与泛读。前者的名称是intensive reading,后者是extensive reading,单从字面来看,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密集的阅读,后者重在广泛。上课形式的最大区别在于,intensive需逐词逐句,做一些paraphrase的工作,后者则是提取全文主旨或段落大意,有点类似英语考试中绝大部分的阅读理解题。
但那毕竟是上学时期,毕业后,读书仅靠爱好或者说渴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我,用的是一套方式读书:通读,划重点,写感悟。要说速度,坦白说,并无区别。更别说提出的"对于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这样的说法,更是我从未接触过的。
且不管我的读书方法恰当与否,我已计划用"精读"的方式来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给自己设定的受众群体是"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力的人"。当然读书的功能很广泛,最基本的是获得资讯(知识),进一步便是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
"或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knowledge)也成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先决条件。这些都是好事。但是,'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know)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在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所以,你认为的"读书帮助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就真是那么回事吗?
凑巧的是今天看到一段文字,谈论"正能量文"、"鸡汤文"实则是另一种"无脑文",原因是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读者不需费脑,读后依然有"收获颇丰"的感觉,很是讨巧。
但这类文字就不好吗?所谓"存在即合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需要获得的确实是"知识",但如果能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脑的理解力,是为更理想的状态。
就如书中对作者、读者、读书三者关系的定位那样:投手、捕手与棒球。
"捕手的艺术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等。同样,阅读的艺术也在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
"事实上,作者就很像是一位投手。有些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们完全知道自己要传达的是什么,也精准正确地传达出去了。"
"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
"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
有没有想到中学时语文课做的那些阅读理解?
一个经典的问题: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鲁迅先生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就在前不久,我老妈不知从哪儿看到与此有关的一段文字,发来让我解释。老实说,我还真忘了当初的答案,又赶紧百度。但是我们也会想,标准答案就是鲁迅先生想投出的意思吗?如果不是的话,这么多年来,鲁迅先生凭空多了许多思想。
不管怎么说,这大概也算阅读的艺术吧。
"这样我们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祝,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看,玩味一些字句,那不就是阅读艺术的一种形式吗?
所以,真正享受阅读的艺术就要读一些除获得"知识"外还能提升理解力的书。
"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杆',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来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想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这或许可奉为"选书"的标准。我们常常在想读书的时候迷茫,不知该读什么书,倘若再无兴趣方向,更是无从下手,那不妨选一些"高杆"作者的书。但要注意与作者相差的程度不可太大。这一点,好似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最近发展区",把目标设置得比你踮起脚尖还要再高一点儿,这样你激发身体的力量跳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树立自信,又能激发潜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可以和学习划等号。
而作者也确实用"就是"把二者连接起来:"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差异在哪儿?
"如果用你记得住什么事情,和你解释得来什么事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如果你记得某个作者所说的话,就是你在阅读中学到了东西。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你甚至学到了有关这个世界的某种知识。但是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者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知识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不妨用书中的话来做个实验。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对这句话,你的理解是什么?
前半句或许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学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学习后知晓得越多,越发现未知的广大。可书中给出的解释则是"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 蒲伯(Alexander pope)称这种人是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雨一身的人一种特别称呼,这也可运用到任何年纪、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身上。他们就叫'半瓶醋'(sophomores)。"
读完之后,赶紧反省自身,别落得个"半瓶醋"的称号,同时也才知,原来sophomore还有这层意思,在大学管大一至大四年级分别叫做freshman,sophomore,junior,senior。
看呀,这不就是"半瓶醋"的现成例子吗?大概就是我们说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在书本上、学校里、老师处学到的都是"一",要想获得"二",主要还得靠自己。
"老师可能用尽了方法来教学生,学生却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当他学习到了,知识就会在他脑中生根发芽。"
"当他被指导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自我发现时——学习者的行动立足于传达给他的讯息。"
"当学习者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帮助下开始学习时,学习者则是立足于自然或世界,而不是教导来行动。"
"如果你问一位活生生的老师一个问题,他可能会回答你。如果你还是不懂他说的话,你可以再问他问题,省下自己思考的时间。然而,如果你问一本书一个问题,你就必须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书就跟自然或世界一样。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等你自己作了思考与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出答案。"
这大概就是读书的魅力所在。一个自我探寻、自我求解的过程,不依靠他人的帮助,与自己通力合作,共同地去完成一个"任务"。所以许多热爱独处的人也热爱读书的秘密就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