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用

如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守信不单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证明书,也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助推器,更是社会稳定有序的润滑剂。然而当前,伪造信息刷好评、产品假冒伪劣、老赖拖欠债款、学者学术不端等社会失信行为屡屡发生,不仅让公民个人品德黯然失色,也大大推升了社会正常运行的成本。如果任由“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益”的现象蔓延,更会出现“诚信滑坡”、“信用破产”,给法治中国、道德风尚带来整体冲击。所以,讲信方能为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摆在新时代的必答卷。

注重道德教育,让讲信用成为风尚。古人云:“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教子”...中华民族历来就是诚信之邦。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将公民诚信收纳其中。然而,当前一些年轻人热衷信贷消费,缺乏个人信用的保护意识,甚至规则意识淡薄,“凑一波,走一波”的中国式过马路依然存在不少城市路口。这充分说明了诚信道德的缺失,也呼唤着道德教育的回归。注重道德教育,就需要从教育抓起,从家风抓起,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民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人人参与,美美与共,让讲信用成为风尚。


建立征信体系,让重信用一路畅通。一段时间以来,频发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偷税漏税、欠债不还、电信诈骗等失信问题,使诚信建设一度陷入“破窗效应”的沼泽。如何筑牢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堤坝,让信用这张“身份证”管用起来?建立奖惩明确的征信体系势在必行。从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到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严厉惩罚、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不断加固,而对讲信用者就是要通过激励制度的保障让其租房、就医、办事更加便捷顺利。一系列激浊扬清的有力举措犹如徙木立信,切实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创新技术应用,让守信用成为常态。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一直为社会各界所看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更为夯实信用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在占满整个墙面的巨大屏幕上和智能摄像头以及一些手机APP上,来自公安、银行、工商等机构的各类数据,精确显示“老赖”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的社会关系、消费情况、行踪动态。这些丰富科学技术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让信用数据联通起来,再隐蔽的信用违约,也逃不过技术的法眼,也进而倒逼着每一个公民爱心信用,严守信用。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答好新时代信用建设的答卷,既需要道德的滋润,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更需要技术的加持。个人凭一言为定的信用立足社会;企业凭一诺千金的信用获得发展;国家凭一言九鼎的信用互利共赢。让信用的地基坚固起来,进一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