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3次“苟富贵,无相忘”盟约,陈涉贵而忘友,另2次结果如何

史记3次“苟富贵,无相忘”盟约,陈涉贵而忘友,另2次结果如何

司马迁身受腐刑,忍辱负重,对人生社会有切身体会,在《史记》中3次叙述了“苟富贵,无相忘”的事例第1次是《陈涉世家》中陈涉对耕地伙伴说“苟富贵,无相忘”,此处还有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第2次是《外戚世家》中汉文帝之母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约“先贵无相忘”;第3次也是《外戚世家》中平阳公主对卫子夫说“即贵,无相忘”

同样的对话情节,类似的故事背景,却有不同的故事结局。司马迁3次“苟富贵,无相忘”的细腻描写,以春秋笔法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有人背信弃义,趋利避害;有人贵而忘友,富而忘贫;也有人强强联合、相互利用。历史之人物群像在发迹、发达之后的行为选择及内心感知,最见人心。

  1. 1.有鸿鹄之志却无容人之量的陈涉贵而忘友

陈涉“苟富贵,无相忘”的故事流传最广,从田间耕地的农夫到反抗压迫揭竿而起的英雄,陈涉起事后连战连捷,不久在陈县称王。曾跟他一起帮人耕地的农人听说后,便想起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约定。农人来到陈县宫门前指明要见陈涉,看守宫门的小吏不愿通报却将其捆绑起来,直到陈涉出宫门农人拦路大喊始被召见。陈涉邀请农人同乘车驾返回宫殿,农人看到华贵富丽的宫殿,感叹道“伙计,你的宫殿真大啊!”。后来此人进出宫殿,到处跟人说陈涉耕地时的旧闻,有人便对陈涉进言,“此人整天胡说八道,有损大王威严”,陈涉心下不忿,便把农人抓起来斩首


司马迁描述的情节一波三折,从“苟富贵无相忘”的许诺,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再到农人感叹陈涉宫殿的宏伟,最后触碰陈涉逆鳞被杀。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直接表露陈涉的内心活动,但从其刚起事稍有建树便称王大兴宫宇,可见邀故人同坐马车不过是“衣锦还乡”式的炫耀与自得。一旦听闻小伙伴大肆回忆共苦经历,便贵而忘友,富而忘贫。受人蛊惑仓促之间杀了农人更是不仁不义,最后落得被自己车夫所杀的讽刺结局

  1. 2.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后宫塑料姊妹情

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出身低微,只是楚霸王项羽部下魏豹的小妾,同为魏豹小妾的还有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人。楚霸王乌江自刎,部下魏豹的妾室均被刘邦掳掠。不知未来命运如何的薄姬、赵子儿和管夫人相依为命,彼此依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便相约“先贵无相忘”。不料赵子儿和管夫人先被刘邦宠幸,两人飞上枝头变凤凰,便忘了仍处于冷宫的薄姬,反而在刘邦面前讥笑薄姬的单纯约定。

刘邦忽然觉得薄姬很可怜,“男友力”瞬间爆棚,当晚便临幸了薄姬。薄姬暗结珠胎,生下刘恒之后被安置在代国,再难见到刘邦,而备受宠幸的赵子儿和管夫人则伴刘邦左右,富贵依旧。不曾想福祸相依,有德之人种下福因,而无行之人却常食祸果。备受宠幸的二人日后被吕后嫉妒惨遭厄运,留在代国的薄姬母子相依为命,远离了宫廷是非。


刘邦死后,为了遏制吕后外戚势力,大臣周勃和陈平力主立刘恒为帝,薄姬顺理成章封为薄太后。在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后宫争宠中,薄姬与亲厚姐妹赵子儿、管夫人约定的“先贵无相忘”,苦难时是相互温暖的信念,一方发达时却成为戏谑的笑料。曾经的盟约在时间和利益面前成为笑话,然太史公笔下趋利避害、背信弃义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1. 3.强强联合相互利用的政治联姻

《史记》所载最后一个“苟富贵无相忘” 的故事是正面案例,却似乎有更为深层更黑暗的含义。卫子夫和卫青少时为平阳公主家中仆役,卫子夫为歌女,卫青为平阳公主骑奴。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上看中卫子夫,平阳公主送卫子夫入宫临别赠言“即贵,无相忘”。这个盟约的时间点饶有意味,卫子夫为奴之时,平阳公主绝不会和她有这般约定,但看到其可能成为宠妃便趁势拉拢。

从后续发展来看,两人约定似乎践行了当初的承诺,卫子夫贵为皇后,平阳为较为得势的公主,两人之间强强联合,相互利用,“即贵,无相忘”是巩固彼此的地位。卫子夫母仪天下,卫青于大漠建功立业,累功封侯,几个儿子也都荫封列侯,原为奴仆的卫家可谓显赫一时,彪炳史册。


而“无相忘”的盟约仍在进一步加强,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卫青妻子是谁,但已有三个儿子的他肯定有明媒正娶的媳妇,且平阳公主比卫青年龄大很多。但丧夫寡居的平阳公主却要嫁给卫青,一个少时骑奴若非皇后弟弟,若无军功在身,平阳公主无论如何不会对其感兴趣。从这个层面去解读其中况味,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姻无疑是赤裸裸的政治联姻,由此再去审视卫子夫入宫之前的“无相忘”盟约,不由得让人脊背发凉。

古人以“三”为多,《史记》中三个“苟富贵无相忘”的故事,司马迁是在侧面说明在历史的某个节点,有许多类似的盟约和誓言,但现实是许多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在困难之际能够做到生死相依,相濡以沫,富贵通达之后却因为利益纠葛,自私自利而相忘于江湖,甚至相互攻讦。以司马迁自身际遇感知人情冷暖,人世艰辛,人生百态,虽秉笔直书“富贵相忘”,却在司马迁内心深处隐隐可见对势利之交的深恶痛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记3次“苟富贵,无相忘”盟约,陈涉贵而忘友,另2次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