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启思与导疑: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的思考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教师、学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与学积极互动,通过解决一个个疑难点,学生一步步获得提升。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做:

一、有思想

教书是用书教方法,一个教师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一个老师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验,都有他的学习资源和科研资源。在许多社会问题上,我们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老师的学识、眼光,往往决定了孩子思考问题的平台和视野。老师的质疑、批判,常常启发学生更多样的思考。

二、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老师,设计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古代的送别诗为什么写得好?老师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去启发学生的思路,学生会就会把现在和古代进行比较,会说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古代的分别也许就是生离死别,所以分别时根本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一个转身也许就是一辈子,所以写得好。代的闺怨诗为什么写的特别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王栋生老师说,有人告诉我,学校里某一个职工的儿子是呆子,发育不好。这个孩子不识数:毛毛你有3个苹果,我再给你2个苹果,你有几个苹果?那小孩说:根本没有苹果。人的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思维具有各自的独特价值。孩童的思维相比成人,更直接、更单纯、更可爱。童年的价值,常常被成人世界忽视或破坏。一个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很可能是一路受到保护。保护了他正常的思维,保护了他正常的情感。我们需要给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机会,要鼓励他们深入思索,勇于质疑,防治思维过早的固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启思与导疑: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