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383] 邓禹接连打败仗,冯异遵旨行王道


赤眉军准备西进陇地,隗嚣派将军杨广阻截;杨广打败赤眉军,追击到乌氏、泾阳一带,再次将其打败。赤眉军走到阳城番须道(平凉华亭马峡)中,遭遇漫天大雪,山谷间白茫茫一片,很多士兵都被冻死了;于是赤眉军又返回关中地区。没的抢了就挖坟掘墓。前汉皇陵不仅宝物被洗劫一空,尸体也被倒蹬出来。凡是用金缕玉衣装殓的尸体大都栩栩如生,有暴徒居然奸污吕后尸体。

[点评]

历史上确曾有过盗墓奸尸的现象(现代也不乏其例),实施此行者多为恋尸癖患者,对象都是比较新鲜的尸体,像赤眉军奸污200年陈年老尸实属骇人听闻。吕雉死时61岁,已是垂垂老矣的老太婆,即便活着也是形如枯槁。死去200年的她,即便有金缕玉衣护体,有特殊环境保护,充其量也只是一具面目漆黑,干瘪坚硬的陈年老尸。“赤眉军奸污吕后尸体”这种段子,很可能是后人捏造出来玷污吕后的名声,因为她当初擅权专政,牝鸡司晨,确实得罪了不少人。

邓禹派兵在郁夷进攻赤眉军,反而被赤眉军打败。邓禹撤出长安,抵达云阳。赤眉军再次进入长安。延岑(割据军阀,自称武安王)军驻扎在杜陵,赤眉军将领逢安向他发起进攻。邓禹趁着逢安精兵在城外与延岑作战的机会,率军袭击长安;不巧谢禄率领赤眉救兵赶到,邓禹战败逃走。进攻延岑的逢安反而被延岑打得大败,死伤十多万人。

廖湛率领十八万赤眉军进攻汉中王刘嘉;刘嘉在谷口与廖湛展开大战,刘嘉大胜并亲手杀死了廖湛。刘嘉随后到云阳筹措军粮。刘嘉的妻兄、新野人来歙,是刘秀姑姑的儿子。刘秀命令邓禹招降刘嘉,刘嘉通过来歙的关系亲自到邓禹的营地投降。刘嘉的宰相李宝态度傲慢,邓禹把他杀了。

冬十一月,刘秀任命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刘秀在大会群臣的时候,指着王常对群臣说:“这位王将军当年率领下江军诸位将领辅佐汉室,心如铁石,真是个忠臣啊!”当天刘秀任命王常为汉忠将军,派他与岑彭一道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祜(刘秀发小)等七位将军征讨邓奉(前文已经介绍过,邓奉是刘秀二姐夫邓晨侄子,曾护送刘秀家人到洛阳;吴汉纵兵劫掠南阳,邓奉将吴汉逐出,成为汉军叛将)和董訢(宛城叛军首领,与邓奉联手)。岑彭等人首先攻打堵乡的董訢,邓奉出兵营救。朱祜的部队被打败,朱祜被邓奉活捉。

铜马军、青犊军、尤来军残部共同拥立孙登为天子。孙登的部将乐玄杀死孙登,率领他手下的五万多人投降刘秀。

邓禹小帅哥现在逢打必输

自冯愔叛乱后,邓禹的声望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军粮匮乏,他的部队与赤眉军交战屡战屡败,归附他的人也渐渐离散转投他人。赤眉军以及延岑的军队胡作非为,三辅一带各郡县的大姓豪门纷纷集结民众自保,邓禹无力平定关中地区。于是刘秀派偏将军冯异接替邓禹讨伐赤眉军等乱贼。

[点评]

邓禹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但担负平定关中的大任还是肩膀太稚嫩,屡战屡败,已经严重损害了汉军声威。想当年高祖率一万人马从彭城出发,西进关中一举灭了暴秦,那是开天辟地的大手笔!何等英姿飒爽,至今想来令人神往,让人热血沸腾!

此时刘秀别无选择,只能换将,虽然作出这种决定很痛苦。刘秀出巡河北时,邓禹是最先从南阳连夜赶来投奔他的。派邓禹去平定关中,这是其他将领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会,如果成功那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功绩。邓禹虽然也很珍惜这次机会,但却无力控制关中局势,奈何。


冯异挺进三辅行王道

刘秀亲送冯异到黄河南岸,临别的时候刘秀告诫冯异说:“三辅地区前后遭遇王莽、更始两朝败亡的大灾难,再加上赤眉军、延岑军的蹂躏,生灵涂炭,百姓无从依靠。将军此行是奉诏讨伐贼寇。对那些归降的营寨,把他们的首领送到京师,普通百姓就地遣散,让他们都回家种地去;捣毁营寨堡垒,使他们无法再聚众闹事就行了。征伐并非一定要攻城略地,更不能杀人放火;重要的是平息叛乱、安抚百姓。其他将领并非不善于战斗,只是喜好掳掠,所以不能成功。你自然能够驾驭好你的部众,但是你还要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再增加当地老百姓的痛苦了!”冯异叩头,谨受君命;然后就率军西进了。冯异所到之处,广布皇上恩德,树立朝廷威信;很多乱军贼寇望风而降。

司马光说:从前周人赞美武王伐纣,广布恩德,说:“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意思是说圣君的军队是用来传播威望、散布恩德、安抚百姓的。光武帝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占据关中地区,就是坚持了这个原则。圣君实行王道,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

[点评]

此时关中地区一片混乱,除了刘秀的竞争对手,还有不断被自己人逼反的“叛军”。为什么会这样?

华杉先生对此有评论如下:之前吴汉部队在南阳“多有侵暴”,以至于自己人邓奉愤而造反,如今刘秀又亲口说“诸将非不健斗,然好掳掠。”可见刘秀的军纪也不过如此了。圣王当然只想布陈威德而安民而已,但是将士们却需要发国难财,这也是战争的潜规则。君王只是派他们去打仗,却不能拨出足够的军费,要“因粮于敌”,“以战养战”,实际上也就是默许了一张抢劫牌照,这是战争的丑恶面。《孙子兵法》讲“掠乡分众”,掠乡就是下乡抢劫,打土豪。分众就是分批去,人人有机会,不要我们在跟敌人打仗,下乡捞油水全是你们的,那军心就不平了。抢劫本身是军队的激励手段。所以曾国藩是大儒,他打下金陵城,说一分钱也没有,没有金银财宝要上缴国库,王阳明更是圣人,他平定了宸濠之乱,打下了宁王的南昌城,也是一分钱没有。钱都到哪里去了?都是将士们分了,君王是不能真正认真过问的。皇帝要天下,主将可以封侯,那么多士兵呢?有那么多官位分配吗?有那么多钱赏赐吗?大家就自己发财吧!但是像邓禹那样,抢劫耽误了正事,那就不行了。

刘秀诏还邓禹,对他说:“千万不要和陷于穷途末路的贼寇争锋!赤眉军没有后勤保障,一旦粮绝食尽就会自动向东来自投罗网。我们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断一根荆条就可以随意抽打他们,用不着大家操心受累。不要再妄言举兵进剿的事了!”

王夫之说:

赤眉军弃长安城而西进,不是邓禹把他们打跑的,而是他们粮食没了,到别的地方去掳掠,别的地方抢光了吃完了,他们必定还会回来。邓禹不在他们有崩溃之势之时,在后面跟踪追击,却自己晏坐长安,等他们回来。那时候他们向决堤的河水一样冲回来,还挡得住吗?于是邓禹又退守云阳了。这时候,邓禹自己士气低落,又想去反攻长安坚城,能不败吗?善用兵者,要善于掌握时机。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个道理。

[点评]

邓禹虽然在关中接连失利,但刘秀并没有责怪,反而给以安慰,刘秀对他是有点偏心了。

刘秀早在京师学习时就和邓禹相识,并且关系莫逆。邓禹在刘秀事业刚起步时投奔刘秀,可以算得上是元老级人物了。虽然当时刘秀身边早就有以吴汉,耿弇为首的上谷,渔阳突骑。但是上谷,渔阳两地突骑并不能算是刘秀的嫡系军队,他们是吴汉,耿弇从北地带出来的,他们听从的是吴汉等人的命令,因为吴汉等人听刘秀,他们才可以被刘秀驱使。刘秀虽然手握精锐,实则是孤家寡人。但是邓禹到来后,很快就给刘秀招募了数千人的嫡系队伍,这帮人才是刘秀的底气。邓禹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担任的一直是刘秀的智囊, 他给刘秀提了几条很宝贵的建议,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可以说是刘秀的指路明灯了,其重要性,不亚于高祖之张良,昭烈之诸葛。后来刘秀放邓禹自领一军去经略关中,虽然邓禹给搞砸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邓禹在刘秀心目中的位置。

还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是,王郎兴起,刘秀逃亡的时候,邓禹又跟随左右,天寒地冻中给刘秀生过火, 跟皇上一起落过难,吃过苦,有“落难兄弟”的私人情谊,这就超过了胜仗败仗之类的“小事”。 

刘秀任命伏隆为光禄大夫,再次派他出使东方,传达任命张步为东莱太守的诏令。伏隆携同新任命的青州牧、太守、都尉一起动身。刘秀还授权伏隆自行任命县令及其以下各级官员。

十二月戊午日,刘秀发布诏令,新莽时被废除的宗室列侯,全部恢复原来的封国。

三辅地区遭遇严重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十室九空,白骨蔽野。幸存下来的人聚集在一起,躲在营垒中自保,各自坚壁清野。赤眉军再也抢不到什么可吃的了,只好向东回撤;这时赤眉军还有二十多万人,沿途又跑散了不少。刘秀派破奸将军侯进等率军驻扎在新安县,建威大将军耿弇等率军驻扎在宜阳县,以便截断赤眉军向东的归路。刘秀敕令各位将领:“如果贼寇向东去,那么宜阳的部队就去与新安的部队会合;如果贼寇向南去,那么新安的部队就去与宜阳的部队会合。两支部队要相互配合。”冯异的部队在华阴县与赤眉军相遇,两军对抗了六十多天,打了几十仗;冯异降获了五千多名赤眉军士卒。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383] 邓禹接连打败仗,冯异遵旨行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