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为什么文和友能这么火?

01 爆红的文和友

前段时间深圳文和友开张,开张当天就爆满。门口排队的盛况尤为夸张,甚至穿过了整座大桥拍到了桥对面。


有消费者拿着四万多号的号码牌,哭笑不得。还有网友调侃:"两万桌大概要排队80个小时,而从深圳去长沙,高铁只要3小时。"


在此之前,长沙的文和友已经火爆多年。这些年随着网红长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去长沙打卡,其中必去的地方就是「超级文和友」。


在长沙的「超级文和友」,排队几千桌是普遍情况。


上世纪风格的老长沙建筑,配上湘味满满的老长沙小吃,边吃边逛,好不惬意。


长沙「超级文和友」坐落在海信广场,一共有七层。里面装修风格非常真实地还原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老长沙的景象,让消费者仿佛穿越了一般。打造出自己独有的竞争力。


开业三年,每天接待2万顾客,平均排队时间超过三小时,成为长沙地标。


从10年前的小吃摊,到如今一家店能抵50家海底捞收入的超级文和友,它到底做对了什么?它的这种成功能被复制吗?它成为美食界「迪士尼」的梦想能够实现吗?


02 是文化还是美食

文和友的故事还要从10年前说起。十年前的文和友创始人文宾还只是一名普通的4s店销售员。他喜欢到杨干军到宵夜店吃东西。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路边摊的潜力,于是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说服杨干军合伙干餐饮。


拥有过人品牌意识到文宾不满足于街边小吃摊,后来便成立了"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再往后陆续推出了油炸臭豆腐、大香肠、小龙虾。从小龙虾开始,"文和友"的名气逐渐响亮起来。


在卖小龙虾的时候,文宾就说过:"我卖的不是小龙虾,卖的是文化。"


也正如「超级文和友」所体现的一样,其营造出的一种"市井文化"气氛,是别的商家没有的。


有市场数据显示,在文和友的消费用户的意向中,有超过80%的消费意向是来自文化情怀和市井文化,这也是文和友的独特所在。


文和友的消费群体多集中在80、90后的年轻人,其在口味选取和营销的方式都更年轻化--小红书种草文、抖音的美食视频等等。


然而当我们细看「超级文和友」,相信不难发现,文和友在扮演者一个"二房东"的角色,将商场的场地包下,然后斥巨资装修成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然后再请商家入驻。


对于商场而言,其都会将人流量大的店以及一些客户粘性高的店放在负一楼或者商场的上层,以此来分流,避免造成入店"门庭若市",上层"冷冷清清"。文和友却与商场的经营方式正好相反,它将热门的老字号以及经典的小吃都集中在一楼,入门即食。这样势必会造成入口处大量拥堵,这是商场避而不及的,却是文和友想要的。


这样一种特别的模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也迅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8年,超级文和友获得了来自唐人的7000万战略投资。此后,很快又获得了B轮上亿元的融资。融资过后,文和友估值超过100亿元。


据文和友方面的消息,长沙海信广场店原本预计两年盈利,但实际提前了7个月实现盈利。


长沙文和友的成功,为其增加了底气,开始走上扩张之路。


03 复制困难

扩张的文和友,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颈。


广州文和友成了一个教训。开业初期,其也经历过疯狂排队,但是不久过后便归于平静。短短几个月,便有不少商铺推出。


广州文和友是复刻长沙文和友,缺少了「广州特色」,无法勾起广州人的情怀。


而深圳文和友做了一些变化,入住了很多带有「广东特色」的餐饮店--牛巷番薯粥、老地方盐田肠粉、阿八蚝仔烙,主打菜品额用长沙的小龙虾变成了"深笙蚝"。


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主打「情怀」和「市井文化」的文和友必然会面临复制困难的问题。每到一个新的城市,相当于需要重新打磨一套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复制的资源。


由于要打造一个全沉浸式的多体验环境,超大的占地面积必然也会带来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火爆的浪潮过后,文和友如何维持消费者对于场景的新鲜度,这也是一个难题。想要走得更加长远,把控好出餐品质,才是关键。


文宾曾经说过,他们的目标是打造「美食界的迪士尼」。这也体现了文和友的"文创基因"。但是想要成为"迪士尼",光靠排队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寻找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044 为什么文和友能这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