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20210902 星期四  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释义:

上等的德,不是表面功夫,所以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下等的德,是停留在做表面功夫,所以并不是真正有德之人。

上德的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做,但是无所不为;下德的人看起来做了很多,事实上无所作为。

最大的仁,是无心为之;最大的义,是有意为之。

上礼之人有意为之,但是没人回应,所以才振臂强迫他人服从。

因此,丧失道才生德,丧失德才生仁,丧失仁才生义,丧失义才生礼。

所以,礼是衷诚信义不足,才成为引发祸患的罪魁祸首。所谓的先知,其实是表面的道,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以忠厚为荣,以浅薄为耻;以朴实为荣,以浮华为耻。

因此,要崇尚忠厚朴实,抛弃浅薄浮华。

悟:

有德行的人往往是默默无闻却无比伟大,农民种地养育我们,工人搭建房屋给我们居住的环境,工厂工人制造我们日常生活的物品,清洁工辛勤劳动为我们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环境,医生和护士救死扶伤,还有快递员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普通的劳动者看起来只是做了一点点事,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些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德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