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妈妈是超人》时,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黄圣依带安迪去照大头贴,开始照的时候,黄圣依抓着安迪的胳膊,把孩子弄疼了。孩子当时就不舒服了,但是黄圣依却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一下子就生气了。一直问为什么,还一直强调照大头贴多么好玩。
其实,孩子早已经告诉黄圣依,自己被弄疼了,可是黄圣依却没听见。直到后面经过慢慢开导,他才说出了自己生气的原因。
我看到这段时,当时就觉得,孩子的感受是多么敏感啊。而我们大人,在看到孩子情绪不配合时,是不是应该从自己的关注点移开,去关注孩子当下的感受呢。
想想看你和孩子沟通时,是不是也存在和下面这些场景类似的情况吧:
场景一:
孩子:妈妈,这个鱼有点腥味。
妈妈:不腥啊,我尝着不腥。
孩子:但我吃着真的腥。
妈妈:我姜葱蒜料酒都放了,还用料浸了很久,不会腥的。
孩子:可真的腥啊。
妈妈: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你却只知道抱怨。
场景二:
孩子:妈妈,这个南瓜饼怎么做啊?
妈妈:你想吃这个饼吗?我给你做。
孩子:我想自己做。
妈妈:干嘛自己做啊,我给你做,你学习就好了。做这个东西又不好玩儿。
场景三:
孩子:妈妈,我今天看了一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我给你讲好吗?
妈妈:怎么回事。上学你怎么看课外书呢?
孩子:我是下课看的。
妈妈:上学别看这些有的没的,下课复习一下老师讲的内容。
这些场景,你熟悉吗?说实话,这就是我过去和自己母亲的对话模式。
我常常反思,为什么我和母亲总是因为一些小事斗起嘴来。作为一个已经有30多岁而且已经有1个1岁宝宝的宝妈,在别人眼里看来成熟稳重的我,为什么到了我母亲这里,我就像还没结束叛逆期的孩子。这件事,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它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我还小的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从来都没有认真对待我的感受。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在她们的育儿经典《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中,鼓励家长做一种角色互换的游戏,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感受不被家长理解时,他的想法如何。
这两位育儿专家让家长想象自己在工作中突然被老板安排额外工作,并且需要当天完成,但是因为自己原本的工作很多,于是忘记了这项工作。后来,这位家长受到了老板的斥责,老板也根本不听家长的解释。
这时候,这位家长的一位朋友试着“帮助”这位家长,这位朋友是怎么做的呢?书中给出了八种做法,分别是:
否定感受:这没什么。
讲大道理: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如意之事常常会有。
给出建议:我告诉你该怎么做。明天一早直接到老板办公室…
提问:是什么急事让你竟然把老板交代的活儿给忘了?
偏袒对方:我能理解老板的反应。他可能压力太大。
过分同情:真可怜,真是太糟糕了!我真为你难过,我都想哭了。
充当业余心理医生:你想到过没有,你这么难过,是因为老板在你的生活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
产生共情(试图了解对方的感受):今天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又在同事面前挨老板训,心里一定不好受。
你会觉得上面八种反应,哪种你心里会感觉更舒服点?
你一定希望对方首先是知道你的苦衷,而不是言之凿凿地给出什么大道理、建议之类的。如果你知道这点,其实你就该知道,孩子需要的也仅仅只是你不要否认他的感受。
我们常常察觉不到自己对孩子感受的否认,但是我们却能够记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感受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困惑(是自己太敏感了吗?太在意了吗?)或者对父母产生的怒气(为什么妈妈老用她的感受代替我的感受?)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姜文谈和母亲的关系。他说自己人生的失败就是和母亲处不好关系。他谈到自己考上中戏,很兴奋地告诉母亲,母亲却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我们常常说,人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人和你一起哭、有人和你一起笑。其实,这就是一种共情。有人理解你的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姜文和母亲相处得不好,是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感受没有认同,她忽视了他巨大的开心。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感受不能产生共情,那么孩子会认为大人不懂自己的感受,而另一方面,父母又会觉得自己的好心不被孩子理解,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这就是亲子间沟通失败的原因。
艾利希·弗洛姆在他的哲学著作《爱的艺术》中提到,爱的基本元素包括关心、责任、尊重、了解。他说,我们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是关心。而这种关心里面又涉及责任感。再进一步,没有尊重,则责任容易变成支配和占有,而要尊重一个人,就要首先了解他。
所以,爱是有层次的,而且爱并非一件可以轻易掌握的事。爱孩子,第一步是要了解孩子,这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的一步。
做为家长,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的爱不一定是正确的。尤其,当我们连孩子在说什么,我们都没有听到,孩子又怎么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呢。
而如果我们连孩子的需求都听不到,又怎么谈理解和沟通呢?
也许你会说,怎么共情?我不懂怎么做。
其实这件事,并不困难,只要做到不否认孩子的感受,然后试着去感受他的感受,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孩子害怕打针的时候,我们不要说“打针不疼啊”、“要勇敢”、“别害怕”。我们只需要说,“打针是有点疼的,但是很快就不疼了”。我们只需要真实地描述这种痛感就行。
当孩子说他讨厌某位老师时,不要老问他为什么,也不要命令他“不应该讨厌老师”,不要猜疑“你是不是做了什么让老师讨厌的事情”,而是回应他的感受“你觉得不喜欢老师,他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情吧”。
如果下次你再遇到孩子有负面感受但你一时想不出什么对策来回答孩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认真地听,说一些简单的话,比如“嗯“、“原来是这样”,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也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主动说出让他难受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真诚地去理解他,让他的感受得到肯定。有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我们给他提供解决方法。
了解孩子的感受,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就像《如何说,孩子才会停 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所说,这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作为父母,想要真正和孩子沟通,我们就需要去学习并不断操练这种“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