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语文试卷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测试,从而鉴定孩子语文学习情况。
当我认真的剖析完一份语文试卷的时候,才意识到什么叫环环相扣,从词到句,再到结构,细节描写,修饰润色……一步步由浅入深,每一题都在明明白白告诉你如何写好你的小作文。
在进入正题前,先了解一下孩子们在看图写话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结合问题进行剖析。
孩子在看图写话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1、不会审题
审题考察理解能力!
2、忽视细节
不能很好的发现图中的细节,观察力不够
3、逻辑条理不清
句子没有逻辑,没有关联性。
4、缺乏联想
不能很好的通过画面联想到画面以外的内容
5、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缺乏润色
带着上述写作问题,在语文试卷中寻找答案。
我们拿出一张语文样卷:一张一年级的单元综合测试卷。
除去基础知识,着重看综合能力部分,结合题型谈一下阅读与写作。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美滋滋(ABB式) 亮晶晶 黑乎乎 绿油油 湿漉漉
这个题型意在告诉孩子们,在日常阅读中要注意叠词的积累。
我们常见的叠词类型有:aabb式(沸沸扬扬)、aabc式(姗姗来迟)、abb式(白茫茫)、abab式(说道说道)、abcc式(喜气洋洋)等......
叠词构词新巧有序,更有韵味和节奏感,用于加强语气和强调内容,能很好的起到润色文章的作用。
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要做个有心人,遇见这样的词语,可以在书上做好标记,或者抄录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在阅读中学习叠词的好处是,你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个词适合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使用,同时仿照范文造句,加深印象。
2、连词成句,并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例:包的 粽子 外婆 好吃 十分
这个题型意在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表达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学生起初只是掌握了词的表面意思,对于词与词之间的逻辑、整合,可以通过这个题型得到训练。
连词成句对提高作文意义重大,按照以上这个例子,活用到看图写话中:
看图找出要素(人物:有谁啊?事物:有什么东西啊?在这题中要素就是:外婆、粽子)
细节
要素之间的关联(外婆包的粽子)
尝试要素之间各种组合,加入细节补充整合,进行造句,选出最符合逻辑的一句。(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
正确断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在括号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 精彩 )的故事
这个题型意在告诉孩子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注意修饰词的积累,选用恰当的、传神的、具表现力的修饰词可以让句子更生动丰满。
4、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鸟在空中( )地飞来飞去。
仿写句子有一定的综合性,是考查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基础。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或生动或优美的句子时,可以摘抄在阅读笔记本上,进行仿写练习。
在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前,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例:松( )( )童子,言师采药( ),只在此山中,( )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背诵古诗词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作文中能恰到好处的引用古诗文,是文化底蕴的彰显。在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考察学生联想能力。
举个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联想到的例子,当我们在看图写话中遇到有关于公鸡的画面,我们可以联想到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明代诗人唐寅的《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诗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会生动的细节描写,问题不大,你背后有的是大文豪!借点素材过来画龙点睛。
我们在平时的古诗文阅读学习中,要学会给古诗文分门别类,便于在日后的作文练习中使用。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阅读短文一般会提问:
短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描写xx的句子请划出来。
这段话是从( )( )( )( )几个方面来描写xx的。
阅读理解题,考察同学们对短文的理解。从文章结构、中心句、细节描写等方面提问。而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构思时所要考虑的。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思考平时的阅读方式。
很多好的阅读短文专项练习,我都直接拿来给小朋友当素材用,难易程度刚好匹配。当孩子独立阅读时,也可以参照阅读理解的题型来监测自己的理解情况。可以用阅读理解经常会涉及的提问做好一问一答式的阅读笔记。
结语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这个毫无疑问。理解力不行,其他学科学习难度和挫败感会上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考察综合能力的地方, 看一个孩子的作文,知识积累、思想、逻辑思维都一目了然。家长不要觉得一二年级学写作文还早,阅读和作文不同于数学,靠的就是平素里点滴积累。
当你在为孩子的小作文困惑时,好好的看看他的语文试卷吧,不要人云亦云的觉得“应试教育、试卷教学”可悲!换个角度思考下,里面蕴藏着教育界人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