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四十岁衣食无忧的时候,其实就特别想做自己。我可不可以为自己去做定位,可不可以为自己做选择。有没有内驱力去成就一个我想要的自己”。当在镜头前的今日心说完句话,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小王子》的形象,那个在B-612星球上生活的小王子,为追寻他想要的答案,游历5个星球,看透人世间的空虚、愚蠢、狂妄、孤独与寂寞,最终舍弃了笨重的身体,让灵魂得到自由。
我与今日心相识在去年5月的“第八期黄鑫写作自疗师徒班”,今年6月又继续成为“第一期作家班”同学。在“作家班”规则的设置下,我们相约进行访谈。
我眼前的今日心,身材娇小,皮肤白皙,齐肩的短发配上她的黑框眼镜,象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她的声音清脆,语调平和,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笑靥如花;与她交谈,时而理性睿智,时而感性温暖。她游走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中,转换自如,浑然天成。
今日心出生于1977年,是一名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她2002年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证书。特许金融分析师球投资行业最高水平并受最高道德标准约束,被认为是华尔街的入场券。她曾入职多家大型证券公司,现在的老板是她的前主管,跟随他创业做公司,现在是公司的重要合伙人。28岁那年就可以独立在北京购置房产,30岁结婚,31岁生育女儿,36岁离异,现在与父母和女儿居住在一起,生活简单而安逸。但她的内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追问,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寻觅,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探索。
明白孤独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谈到今日心的一篇心灵散文。“《孤独与我》是我在作家班的第二个作品,这篇文章重新梳理了我与孤独的关系,回想走过的路,孤独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与成长,逃避孤独带我给我现实的痛与责任,而回归到孤独的怀抱,我其实已经不再孤独。”今日心说。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今日心,父母都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江苏人,因为支援华北地质研究所的建设,大概二十多岁就到天津。所以父母那一辈就背景离乡,在异地孤独的工作生活。她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勘探,哥哥比她大十二岁,基本上成长过程中,陪伴她的人很少。又因为她从小体弱多病,母亲的过度保护,也让她的朋友很少。因此,星星、月亮、夕阳、花草都成了她交流的小伙伴,这些彻骨的孤独被写进文字里,陪伴她渡过一个又一个无尽的黑夜。孤独也化身为无形的力量,让她沉静倘佯在书海中汲取养分,获得能量,取得了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同时,大量书籍的阅读,也让她的思考能力优越于很多人。
十二岁时,今日心就在《苏菲的世界》里,看到了宇宙浩瀚与生命的渺小,开始有了模糊的认识,孤独是生命不可避免的注定。在婚姻触礁的那几年,孤独再一次如影随形,直至母亲病危在抢救室门口,发出的灵魂自问,她明白了,与其怀抱期待的寂莫,不如坦然面对孤独的人生,她决心放过自己,放下寂莫的婚姻。
现在的今日心告诉我:有孤独陪伴,沏一杯茶,看一部电影或美剧,读一本书,写两行文字,独自跳一支舞蹈,享受着精神的富足和颅内的高潮,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理解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
今日心的父母有完整却不美满的婚姻,其中有双方人格缺陷的原因,也有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可奈何。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身为地质工作者的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母亲一人带着两个孩子,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今日心的出生那天,都是哥哥去找了母亲的同事,一起把母亲送到医院,代替父亲挂号签字。这样的家庭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顾大家弃小家,时代的一粒砂落在个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山。
母亲与今日心的深度捆绑,父亲与母亲持续的争吵,父亲长期缺位,都给今日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今日心对我说,她的妈妈性格急躁,极度情绪化,现在八十多还经常跟爸爸吵架。她记得小时候爸爸好不容易回趟家,没多久就开始争吵,最后吵急了是要动手的,她很小的时候就要去做仲裁者,吵完以后,妈妈还会对今日心说,我是为了你才没有离婚的。小小年纪的今日心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下,时常处于撕裂的状态。
直到现在,今日心的妈妈还说:我这一辈子都没错过,也没夸过人。妈妈看不到别人,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想法跟她不一样。比如说她觉得冷,你就不能觉得不冷。还有一件事情让今日心印象深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评上区三好,妈妈给她买了彩虹颜色的塑料卡子,那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她妈给她买礼物,虽然没有夸奖她,但她感觉到妈妈可能挺高兴的。
跟我讲起这些的今日心,言语中虽然还有一些伤感,但我能感觉到她愿意如此敞开的谈论这些痛苦,一定是在心中已经梳理过许多遍,并且找到和这些痛苦和谐相处的方法。比如,她会说,现在和妈妈相处,把妈妈当成孩子看待,或者就是她的一个小伙伴的感觉,小伙伴们吵完架,打完了还坐在一起。放下了对妈妈完美的理想化期待,自己就得到了解放。
探寻到自由的密码就是成为自己的主人
今日心说:我现在比较满意我的工作状态,我这种个性,没有心眼儿和手段,在金融投资领域是不可能做得很出色的。第一,我只喜欢研究的部分。比如说研究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去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第二,这个行业里有很多带着诱惑性的东西,我一点都不会去粘它。也不会去碰那些不该拿的钱。第三,我是觉得这个钱差不多就够了,小富即安的心态,也阻碍了我可能在事业上有一个更长远的成长。我也没有那种欲望,比如说要买个奢奢侈品的包包啊,那些东西对我一点诱惑力都没有。就是写作我还是挺喜欢的。所以我参加完师徒班又报了作家班,然后作家班后我还接着报了亲密关系班。我觉得写东西这个过程,是在寻找属于我自己内心里真正的力量或者是价值感的东西。
看着眼前的今日心说出这些,我敬佩身在名利场的她对自我有着清醒而独立的认识,在40+的年纪就能够远离金钱的诱惑而去追求内心真正的平和跟幸福。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今日心发表的一篇文章《关于自由的定义》,文中引用了英国哲学家以赛亚·柏林对“两种自由”的概念。其中有关“积极自由”的解释----自由这个词的积极意义来自于个人希望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我希望我的生命及决定是取决于我自己,而非外在的任何一种力量。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主体,而不是一个对象。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行动者,去做决定,而不是被决定。...
今日心在40+的年纪领悟到了属于自己的终极答案,那就是“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能获得自由”。这为很多40+女人的中年困惑带来了启示,40+的女人,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生活之外,同时也要活出生命质量,就象一路迭宕,穿越人性迷雾的小王子,”最终舍弃了笨重的身体,让灵魂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