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如何阅读”感悟2点

今天逛喜马拉雅,偶尔听到李笑来老师在某次讲座的录音,一直以为李笑来老师是因为比特币、区块链的原因被群里人奉为神一般的存在,没想到李老师谈到阅读也是这么有深度,说起来真是鄙视自己的孤陋寡闻。

看这书看那书,看了许多,看完的没看完的都有,也知道许多朋友跟我一样,就是许多书买来只翻了不到一半就束之高阁了。虽然不喜欢自己这一点,但既然许多人都有的毛病,我也不算大病特病吧。唯一纠结的一点是别人为什么能看书那么快,一周1本甚至两本,1个月能看10来本,一年要百十来本。今天我知道我需要改进的不是看书的速度,而是要坚持把一本书看完,看不懂的不好看的也要看完,越是看不懂的越要看完,而且要反复看,不断地看,直到看懂为止。

我曾不止一次为自己蜗牛般的阅读速度而着急,为自己不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妄自菲薄。也曾不止一次暗暗发誓要提高阅读速度,并在实际中开始锻炼飞一样读书的感觉。但是直到现在依然不能很好地掌握,却每每因为目光移动太快,脑袋摇得晕晕乎乎要头痛;要么就是眼睛虽然扫到了,但心里却还在默念上一行的文字,心眼不能统一,心里矛盾到作痛。与此同时,因为只顾贪图阅读速度,许多东西来不及思考,甚至未曾进入到脑子里就被一眼扫过,这样囫囵吞枣的结果是,书倒是读完了,但书上讲了什么似乎鬼才知道。于是乎心底更是升起一层绝望,看来我真的是笨到极致了。

所幸今天听到了李笑来老师的讲座,心里重新踏实下来,只顾追求速度,读完了什么都不记得,更别提拿来实践,拿来改变生活,这样的阅读又有什么用呢?大概真的有人能够做到一目十行,但那不是我,我还是老老实实慢慢读吧。

另一个比较触动我的观点是,你要看的书再难懂,再不好看也要坚持看下去,把整本书看完。而且越是看不懂才越要看,而且要反复看,来回看,直到看懂为止。在坚持看的过程中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注意不是阅读能力的提升,而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为基于不同书的不同构思,有些内容是散落在各个章节中,只看了前半部分势必不能完全看懂,只有读到后边,才能慢慢加深对前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到最后才能贯通起来。如果只读到中间就因为晦涩难懂就放弃了,将是多么可惜。

我想许多人是不是都有跟我一样的经历,明明觉得看懂了书上的内容,但拿出来跟别人讲时,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经常讲着讲着发现,咦,怎么不是我要传达的观点了,我明明想要推导出这个观点,但经过我的讲解,却直直地通向了另外一个观点。或者干脆讲着讲着就讲不通了或讲不下去了。按照笑来老师的观点,这分明就是你自己还没懂吗?我们在阅读时往往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理解了,自信地以为不用再深究了,可是你想讲给别人时才发现出了多大的糗。更何况那些我们刚开始还看不懂的呢?所以更要一遍一遍地反复看,看完整本书,而不是畏难中途放弃。

我今天终于知道导致我这种自以为阅读理解能力很强,却远远谈不上有什么阅读理解能力的原因了,因为我从没有认真地把哪本书从头至尾认真看完过,更别提仔细研究了。当然不包括学校的课本,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课外啃大部头的书的过程中练就的。而我就一直缺乏这样的经验,也不是没条件,而是大部头的书花时间长,没耐心,看不下去。犹记得上高中时每到寒暑假就跟同学们一样从学校图书馆借几本名著回家,可经常是怎么背回去的又怎么背回来。因为那么厚看着就害怕,而且外国人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看着就枯燥,没兴趣,最后还是看中国人写的满是人物对话的通俗小说更多些。也正因为如此,到现在我都没有养成深度阅读一本书的习惯,所以当然不能奢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了。

总结,读书的目的不为求快,读书是为了输出,为了学以致用,是为了拿来指导生活,所以要认真读,仔细读,读完整本书。越是看不懂的书越要读,要反复读、来回读,直到读懂为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如何阅读”感悟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