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辛酉”年到底干了什么?

《日暮乾清门》笔记之三

慈禧太后是怎样走到权力巅峰、统治中国长达40年之久的?一个女人怎样在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晚清政坛,纵横捭阖、翻云覆雨、长袖善舞的?估计每个看过《末代皇帝》、《走向共和》等影视剧的朋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而慈禧传奇的政治生涯的起点就是著名的“辛酉政变”,这也几乎是清廷走向实际灭亡的起点。李文杰先生在书中以“诸公之祸,肇于搁车矣”为题,尝试破解这场宫廷政变的玄机。

一、政变过程

事件过程说来简单,慈禧太后团结慈安太后、恭亲王奕䜣、满洲及蒙古贵族、汉人顶层官僚,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了咸丰皇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辅政”的政治架构,建立了“垂帘听政+议政王秉政”的模式,并且把咸丰皇帝留下的核心辅政大臣肃顺等三人处死,从而开始了实际上对最高统治权的控制。

事情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回顾:

第一阶段是矛盾积累和势力分化,从咸丰皇帝继位到驾崩。

其实辛酉政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道光皇帝去世之前,在皇四子和皇六子之间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就积累了大量矛盾。皇六子奕䜣多才多艺而且文武双全、英姿勃发,才能十分出众。而皇四子奕詝则为人稳重,喜好文学艺术。在相对平衡中,大学士杜受田(顾命八大臣杜翰之父)起到了很关键的因素。作为皇四子奕詝的老师,他教给学生,不用表现能力,只对道光皇帝体现仁孝就足够了,有点像当年曹丕和曹植争夺储位的过程。果然根据秘密建储的制度,在道光皇帝死后,正大光明匾后面所藏遗诏上写的是皇四子的名字,是为咸丰皇帝,而黄六子奕䜣则被加封为恭亲王。实际上道光皇帝希望奕䜣能够尽心辅佐咸丰皇帝,兄弟两个互补短长,继续执行道光帝留下的“稳固皇族统治,恢复中华盛世”的政治路线。从道光皇帝分别赐给两人的“宝锷宣威”宝刀和“棣华协力”宝枪就能充分体现这一点。

咸丰皇帝在圆明园

谁知咸丰帝也是有政治抱负和自己政治主张的皇帝,他面临的是内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作乱、回民暴动的内部动荡,外部英法联军不断入侵,从边境到内地无一处安静的局面。因此,他首先就罢黜了权相穆彰阿,冷处理了恭亲王,把皇权完全收归几手。其次对外不惜与英法联军不断对抗,对内提拔任用曾国藩等一批年轻干部对付太平军等起义。特别是在制度改革上,逐渐重用肃顺,惩治腐败,币制改革,完全是一代英主的作风。可惜的是他接手的是一艘千疮百孔的清朝巨轮,这些东拆西补的改革完全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加上纵情声色,搞得年纪轻轻就疾病连连,32岁就奄奄一息了。

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载淳,没有选择,在他的生命最后的20天里,他亲自下诏“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同时他赐给皇后一方“御赏”印,赐给载淳一方“同道堂”印(由其生母懿贵妃执掌,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也就是咸丰帝希望这两派势力相互制衡,共同执行他留下的政治路线,也就是“攘外安内,谋图中兴”。但这也埋下了两派势力生死角逐的伏笔。

第二阶段是相互试探和力量角逐,从同治继位到发丧回京。

载淳在灵前继位,是为同治帝。其实一开始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确定的年号叫“祺祥”,使用的时间很短。目前古董市场上“祺祥重宝”的钱币也是价值不菲的抢手货。这种顾命大臣赞襄政务的模式,起初执行的还算顺利。但谁是最终的政务决策者的问题很快就爆发了。事情以御史董元醇上奏折,要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开始,双方进行了激烈斗争,直到八大臣“搁车”,以罢工的形式逼迫太后就范,从而打破了“八大臣拟奏,两宫盖章确认”的模式,形成了一切政务都由八大臣做主的结果。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据说小小的同治帝曾经当面便溺,可见双方剑拔弩张到何种程度。

这一回合是八大臣大获全胜,但也埋下了后来被整肃的伏笔。因为最高权力一定要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的原则,是清廷上下必须遵守的底线。其实在这期间,两宫太后曾经两次召见恭亲王。当时恭亲王受命在咸丰帝逃亡热河行宫期间,负责京城事务,并于入侵的外国势力进行谈判。恭亲王也就是在这期间,逐渐认识到,清廷延续统治就必须师法西方、处理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的。因此在与两宫太后的会谈以及后续一系列秘密通信过程中,逐渐确立了攻守同盟,决心铲除肃顺等的势力,从而实现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三阶段是双方决战,从咸丰灵柩回京到肃顺被处死。

恭亲王奕䜣

大致的过程是两宫太后带着皇帝先行回京,由肃顺陪同灵柩后续随行。两宫回京后,立即召见在京留守的重臣,宣布罢免顾命八大臣的职务,并由内廷侍卫将一同进京的载垣、端华两王控制下狱,并密旨由醇王率领粘杆处卫士将肃顺扣押,送至京城入狱。经过简单的审讯,在同治帝登基大典前就将三人处死,并将其他的五位顾命大臣分别充军和革职。

醇亲王奕譞

第四阶段是“两宫垂帘+恭王议政”局面形成,从垂帘大典开始到恭亲王被逐出军机。

经过几次“谈判”,终于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这在个过程中,参与的有两宫太后、恭亲王等绝对核心,也有文祥等满洲贵族、伯言那沽等蒙古贵胄、也有周祖培等汉族大学士等等,可以说又恢复了各派势力的再一次平衡。这也是所谓的“同治中兴”的开端。一直到二十年后,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再次上演为止,清廷基本保持了稳定,政策也基本持续一贯。

二、警示分析

回顾整个政变过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此次政变基本是满洲人争夺最高决策权的家事,但其实也是政治路线的一次角逐。咸丰帝主导和期盼的政治改革,由肃顺为代表的改革派在执行中,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在政变中和政变后,中央政府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因为大多数的高层官僚和贵族是希望维持现状与既得利益的,不希望肃顺的革新推进下去。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观望与置身事外。就连当时各地的封建大吏,深受咸丰帝器重的曾国藩、骆秉章等人也没有丝毫表现出不满和怀疑。

二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都有残酷的一面,特别是当一方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掌权之后,只能通过阴谋和军事政变才能打破现状。这也是传统中国政治演进的基本规律。

三是最终结果看起来是两宫太后掌权,实际上是各派政治势力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重新达到平衡的结果。从参与事件的关键人员就能看出这种倾向。但这种平衡是在外部压力巨大时形成的,一旦外族入侵和内部反叛被暂时解决之后,各派势力又进入了新的一轮斗争之中。

四是肃顺等被打倒后,迅速被处死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再不就不斗,要动手就一定要置于死地,否则一旦东山再起,后患无穷。

五是最根本的实际上是一次保守势力和维新势力的角逐预演,后期的甲申易樞、戊戌维新政变乃至皇族内阁改制等等,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分析,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历史人物的立场与结局了。


万事皆有可能!

Ideas shape the course of history.——John Maynard Keynes

想法改变历史。——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禧太后在“辛酉”年到底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