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读书笔记2

第二辑:合理应对学生学情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科学地分析学情,巧妙地应对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样的教学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样的课自然会是创新的好课。

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前思考这些事情:这个内容,学生凭之前的基础,能自己尝试着理解吗?这个内容,学生没一点基础,我该如何切入呢?问这个问题,会有多少学生有反应?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通过访谈、调查等前测手段,深入了解学情。采用这种方法,教师不仅可以对学情进行定性甚至定量分析,还可以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能够为教学设计带来灵感的学情。

学生对新知一知半解,则可以调整教学设计,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充分暴露,或制造较强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逐步清晰道理,形成正确认知。学生对新知已有较多了解,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教学起点定在学生的前面如何以更好的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经验,不仅要敢于暴露,而且要尽早暴露。因为暴露得越早,就会越早地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探究的时间、空间也会越充分,学习的效率也就会越高。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意思,都是为了让学生的经验碰撞到位。而正是经验碰撞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经验中的错误元素,主动调整思考的方向。

未知的问题跟以往的经验衔接上了,认知的道路就此打通。要让学习经验成为贯穿学生认知发展的线索,让课堂在朴实的外表下彰显出丰厚的内涵。

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在教课前要认真考虑学生有什么旧经验可以利用,如何使新旧教材联系起来,如何引起动机,如何应用教材等”。

吃不准学生情况下,通过精细的前测,确认学生真实的经验,从而把握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方向;教学导入时,尽早尽快地暴露学生的经验,从而聚焦问题,引起动机;教学展开时,让学生的经验充分展现,深度碰撞,从而激活思维,加深理解;教学创新时,我们还是紧紧盯住学生的经验,思前顾后,精设过程,合理实施…

朱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教学变得有魅力,有内涵。

数学的世界充满乐趣!有时候,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思考的角度,就会有奇妙的发现。

只有把内容编制得让学生“想不到”,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愿望,才会主动地去探究,才会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只有把过程设计得让学生“想不到”,才能“骗”得学生深度参与,深刻体验,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情感。

如何做到“想不到”?

1.直面学情。

2.精编内容。(将内容改头换面。补充新颖、有趣的内容。)

3.巧设过程。

教师语言:

01.“真的吗?为什么?有什么用?”这三句板书串成一堂课。

02.“有这样的结论?真的吗?我不信!”

03.“我可不信,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

04.“当我们通过很多个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猜测,做更多的实验,结论依旧相同。这正是数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感悟:

看完这段内容,顾老师一直强调要分析学情,敢于让学生暴露自己的学习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备课方法,我有没有很好地分析学情呢?基本上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学情,没有考虑过学生的认知冲突,设计的很多问题和情境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后我要改进自己的备课方式,提前了解真实的学情,有助于备课,比如访谈、调查这两种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