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百字铭的意义

范仲淹一生政绩卓著,名垂青史,是自古以来“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超群人物。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是有史以来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对宋代以后的社会影响深远。同时,他又是一位家风纯正,谦恭宽厚,清廉俭朴,虚怀若谷的人生楷模,其清廉简约的品格一直为后世崇敬与效仿。特别是他留给范氏家族的《家训百字铭》,深深的刻印在了范姓子孙的心中,并不断得到了发扬和光大,使得范姓家族保持了千年的兴旺。

《家训百字铭》虽然短短百字,但包含了古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操守,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就是古人说的“八德”,还有“勤”和“俭”的持家法宝。当今社会,虽然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日新月异,文明不断进步,但细读和研究《家训百字铭》,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仍是人们需要遵循的基本为人处事准则。

一、“忠”、“孝”仍是现代社会立家的基础

百字铭以“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开篇,说明忠孝的重要,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忠和孝就是被社会推崇和认可的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忠就是忠于国家,只有忠心耿耿地为国家做事,全心全意地为大众服务,才能够称得上高尚之人,才是民众信赖和尊敬之人。孝就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和尊者。俗话说“人无孝不立”,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和尊敬,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条件,是会遭到全社会谴责的,是文明社会的渣滓。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人物,多是忠孝的典范。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不能守家孝亲,便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必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怕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岳母于绍兴六年三月病故。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近千里,自鄂州归葬于江州庐山。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开国上将许世友也是个大孝子。“活着尽忠,死后尽孝”是他一生的追求。许世友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参军以后,几十年戎马倥偬,为国尽忠,顾不上对母亲尽孝,他内心常存歉疚之情。1952年,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请假探家一次,见了母亲,长跪不起,众人百般劝慰才把他扶起来。1959年,他为看地形又一次路过家门,见74岁的老母亲还在打柴、喂猪,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病危时,他因公务缠身,未能及时赶回去给老人送终,引为终生憾事。当时他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缘于这笔“感情债”,许世友没有在领导干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1985年许世友去世,尤太忠将军特为他选制了楠木棺材回乡安葬,让他陪伴母亲安息。香港知名实业家李嘉诚也是有名的大孝子,他拿出财产的三分之一来做慈善事业,造福社会;美国的首富比尔·盖茨也是个忠孝的典范,他把自己资产的百分之九十八捐出来设立慈善基金,真诚实意地回报社会。而范仲淹本人,更是人类忠孝的典范,正是因为他一生模范的实践了忠孝两全的完美人生,才可能为范氏家族订立百字的家训,为家族和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以无数的专著、文章、典故、故事等文字的形式传播忠孝,以小说、戏曲、舞蹈、歌曲等形式宣传忠孝,不管是民间的,还是皇家贵族都把忠孝当成立朝、立家的基础,忠孝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成为人人遵守的道德规范。在当今的社会,忠孝仍然意义非凡,被社会所推崇。以忠孝立家,家庭团结和睦;以忠孝立国,国家和谐进步。所以,不论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县市,乃至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忠孝,就能稳定和谐,就能融洽相处,就能发展壮大,就能强盛发达。

二、“信”、“悌”仍是现代社会做人的根本

百字铭中“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讲的是“悌”;“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讲的是“信”。从中可以看到信悌的重要,因为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兄弟姊妹本是一奶同胞,血肉相连,骨肉亲情之间,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问题,互敬互爱,相互帮助是题中之意。若兄弟姊妹之间都不能做到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团结友爱,亲如一人,那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扩而广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才能长期和谐相处。朋友之间讲的是信。要相信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违承诺。不管在小家庭还是大社会,都要“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如果人人都能以此去做人做事,社会一定是和谐的、包容的、诚信的、美好的。进而言之,国家一定会是和谐稳定的、诚实包容的、经济发达的、科技进步的,人人向往的社会。

三、“礼”、“义”仍是现代社会交往的根基

百字铭中讲到“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明确要求范氏族人,把礼义当成为人处世、社会交往的根基,离开“礼”和“义”这个根基,将很难有立足之地。百字铭要求族人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遵守各种规矩,遵纪守法;如见到师长、父母、长辈、客人等要敬礼,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做人要义气、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重礼义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让礼和义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切记前辈训诫,精进勤勉,遍施善行,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必须对人有礼貌,做事有礼节,主持正义,讲究公道,光明磊落。根基扎牢了,交往有规了,相处友善了,邻居和睦了,社会进步了,大局稳定了,国家就会向和谐、文明、富裕、富强发展。

四、“廉”、“耻”仍是现代社会处世的准则

百字铭要求为人处世知廉耻,“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中,都要廉洁。只有廉洁无私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起贪求之心,没有想贪占便宜的欲望,就会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人人都要有羞耻感,要有愧疚心,这是人生走向进步的起点。清代乾隆十七年的江苏江宁状元秦大士,游览南京牧龙镇时见到了秦桧墓,于墓前写下了“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名句,表达了对这位千夫所指的同姓先人的无比愤恨,对自己身为秦氏后代子孙的悔恨交加。可见,廉耻之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及时纠正错误,就是进步的表现。百字铭教育范氏族人,要有廉耻感,要有博爱心,有成绩不骄傲,有错误要改正,爱护草木,珍惜生灵,珍爱生活。当今的社会,有人视金钱为粪土,也有人视金钱为父母;有人以清正廉洁为荣,也有人把廉洁当无能。甚至有的人骄傲自满,浪费成风,把清廉抛到脑后,没有廉耻感,没有自尊心,一心只想着捞钱和贪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党纪国法,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与百字铭教诲是格格不入的,也与我们的法制社会背道而驰。

五、“勤”、“俭”仍是现代社会立身的基石

百字铭文中说到,“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是对族人的要求,不论何时、不管贫富,做事都要以勤和俭为标准,不能铺张浪费。要求人们要努力学习传统的文化精髓,尊重师长和长辈;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知恩图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节约资源,节约食物,报答自然,报答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以勤为荣,以俭为乐,尊师重友,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工作中的一点一滴才是最重要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从小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约束自我,坚持做到自控、自律、自尊、自爱,并不断加强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只有时刻自我约束,才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上不负国,下不负民。

《家训百字铭》尽管就十句话一百个字,她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要点,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目前,我们学习范仲淹思想、弘扬范仲淹精神,就要认真研读百字铭,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和道理,把其学深学透学好,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在学习和应用百字铭时,还要学习先贤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忧国忧民,光明磊落,敢于担当,敢为人先,传递正能量,传播正风气,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第六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大会论文

作者:范文生  范传幸  范存义

(作者系河南省虞城县范仲淹文化研究会成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百字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