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督导第六场复盘

今天晚上是第六场同侪督导,全场最多16人参与,坚持到最后是11人,一共用时2小时13分钟。今晚也是最后一次的同侪督导,有些不舍也有新的体会。首先表扬一下自己,六场督导一场都没有拉下,每一场都参加,并且必定参与发言。


今天的这一场督导,心里想着重要,也看过两遍资料,却没有好好准备思路,真是惭愧。所以做事还是要聚焦,要不不做,要不全力而付,这样效率才高。


话说会议前匆匆写了信息地图和几个问题就开干,因为我是第一个报名也是第一个发言的同侪。我把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刻意等案主回答了才问下一个。因为这样的步骤,案主非常耐心地回答,有那么一刻间,我像进入了咨询的状态,那感觉很奇妙,可惜准备不足,能挖掘的点比较少。这里要感谢前几期主持督导的肖阳老师,提醒我在督导的过程提问后要等案主回复才能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同时也表扬自己有进步。


在这个案例中,我能看到案主提问能力很强,各种提问都问得很到位,只是如果回应中有更多的赋能就更好了,因为来访者的自我评价比较低。


不同的咨询师给出不一样的思路,我觉得都非常好,而后面的讨论及督导刘婷老师的分享更是为我打开一道智慧的天窗。


这几期的督导中,咨询思路多围绕“期待”也就是“咨询目标”来讨论。毋庸置疑,“期待非常”非常重要。然而上一次的督导,让我对“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访者的矛盾多来自现状与期待的差距,除了关注“期待”,也要澄清来访者的差距,这样才能抓到来访者困惑的原因。


今天的督导则关注多一维,就是“回应”,来访者有什么回应行动?如果光抱怨,没有行动,那说明来访者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这种情况下,无论咨询师怎么用心用力,也帮助不了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限制。


同时,有些高质量的来访者目标明确,对咨询师的背景和要求很高,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处理不了来访者的问题就要及时转介,而不是硬接。


老师说如果来访者想通往的方向是能力上达不到的,只能认知和接纳。以往好像从没有想过这个方向,今天学到了。


另一位咨询师的企业决策权问题也给我很好的启发,对于家族企业,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清楚,不然可能说的都白干。


咨询想要效果好,切口要开得小挖得深。咨询切的位置不一样,出来的结果可能有不少的差异。


我自己的反思,咨询问题的复杂程度会因来访者的年龄而不同,年轻的来访者问题相对简单,年龄越往上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越高。因此咨询师更适宜服务年龄比自己小,或者大不太多的来访者。


最后总结,做咨询理论要清晰,技术要熟练,以来访者为中心,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侪督导第六场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