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 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通过网络更方便、更快捷地进行图书的查阅、借阅, 获取自己的所需, 因此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1、图书管理 2、图书管理系统 3、图书馆 4、设计
1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图书馆管理现状 1
1.3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 1
2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2
2.1实现从手工到微机管理的过渡 2
2.2提高软件的容错能力 2
2.3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 2
2.4提高系统的通用性 2
3设计思想 3
4主要功能模块 3
4.1图书采访 3
4.2图书编目 3
4.3典藏管理 3
5系统分析 4
5.1系统特点 4
5.3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
6系统设计 6
6.1系统功能设计 6
6.2 系统工作流程 7
6.3主界面设计 8
6.4数据库设计 9
7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10
8结论与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1背景及意义
图书馆的功能是对图书资料、文献信息的管理和加工,并提供资料文献借阅与信息查询浏览等服务。正因为如此图书馆在人类的知识积累和文明发展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图书信息和借阅信息等也就随之增加,如果我们在管理图书馆时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来处理不断增大的信息量,不但会在图书馆的管理上的造成混乱,还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久而久之将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运作。该系统针对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小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上已经不能适发展的需求,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个合理、有效且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了 Visual Basic 和SQL Sever 技术,涉及了书籍管理、借阅管理、读者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对图书资料进行了集中的管理。希望通过该系统的开发,能够方便广大读者借阅书籍,帮助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自动化,从而在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能够整体提高。
1.2图书馆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的图书馆数量达到15.5万家左右,其中有12万家左右是中小型图书馆,他们在借助计算机技术管理图书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经配置好了相关计算机的设备,但只是用于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对于图书资料的检索、查阅、流通等工作环节还采用人员手工处理,这一部分中小型图书馆占全国图书馆总量的76%左右。另外一些中小型图书馆,由于建馆时间早,没有开发或引进一套先进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致使开馆至今积累了大量的图书文献没有加工编目入藏图书管理系统,其中不乏大量的精品图书,最终导致这些图书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流通都很不方便,导致这些图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时,我国要迎头赶上,就必须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于各类科技经济等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服务系统,以便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传统的图书管理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随着各行业文化的发展,图书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它不仅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并且由于效率低下,往往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也不利于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在信息时代, 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开发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同时通过网络让读者及时方便地查到所需的图书,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强大的管理统计功能, 通过统计图书的总量、金额、各种图书的借阅率等及时了解库存、图书馆发展的规模以及读者对各类图书的需求,掌握今后图书的订购计划及取舍方向[1]。
2.1实现从手工到微机管理的过渡
在图书馆管理软件开发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将微机技术与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循序渐进,逐步脱离手工模式,以实现从手工操作到微机管理的顺利过渡。
首先,在全馆范围内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其次,开展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教育,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均了解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再次,逐步建立总书库,以免应用,计算机时再忙于建库。同时,在建库过程中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熟悉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过程,为以后正式应用打下基础。
2.2提高软件的容错能力
软件的开发者并不一定是使用者,在设计上必须满足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为此,图书馆管理系统应注意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比如:当菜单选择功能号出错时,应提示使用者重新输入,直到正确为止;当文件选择有误时,应要求使用者及时改正,以免程序运行中断。因此,切实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将会从根本上消除使用人员的顾虑,并有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2.3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
为了增强系统的实际适用能力,除了不断改善外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应在软件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对于外部电源不正常的地区,可以采取文件自动备份的办法,以便在需要时恢复原始数据;对于容量较大的数据文件,应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以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等等。
2.4提高系统的通用性
立足于本馆研制的管理系统,在开发时应该考虑今后推广的可能性,为此,必须提高系统的通用性。一般原则是:将系统中的不变因素放入主程序或数据文件中;将需从外部输入的部分放在人机对话中,而将凡能由计算机自行完成的工作,则一律放入运行程序中,以减少人为因素。这样,就可将那些可变因素压缩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系统推广时,可针对其它馆的特殊情况把这些可变成分进行调整,从而为系统的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多文种书刊加工处理、图书借阅管理、信息发布及管理决策为一体的Windows 环境下网络版集成化管理系统。由图书采访系统、图书编目系统、典藏管理系统、流通管理系统、期刊题录系统、回溯建库系统、书目查询系统、管理决策系统、集成系统管理等子系统,功能模块覆盖整个图书管理业务。要做到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用户界面友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也可以单机运行,能适应不同用户的要求。应提供标准交换格式数据的处理功能,能与各种交换格式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而内部数据采用定长格式,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适用图书情报单位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运行采用全Windows 界面,状态行提示帮助信息,并有详细的联机帮助,有很好的容错能力。
4.1图书采访
图书采访系统是图书采购人员业务处理的工具。它提供了新书预订、撤销订购、验收登录、采访统计、采访打印及与采访有关的各种表维护功能。本系统的新书预订、撤销订购、验收登录等过程均是以“批”为单位进行的。首先, 将要处理的数据以适量的种数人为的分成批。然后,将一批待处理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 暂存于临时表中。一批数据处理完毕可打印各种输出材料。经校对发现错误可进行数据修改。确认数据无误后可根据需要打印输出各种材料或批统计报表。待所有输出都确认完成后可选择转贮或清除数据。此时数据转贮到下一工作流程所需的表中, 上述各输出项目将不能再现。系统将准备下一批采访数据处理。
4.2图书编目
图书编目系统是图书编目人员的主要工具。它提供了编目处理、编目统计、编目打印及与编目有关的各种表维护功能。本系统的编目处理过程是以批为单位进行的。首先, 将要分编的图书以适量的种数人为的分成批。然后, 将一批待分编的图书进行计算机编目, 暂存于临时表中。一批书编目完毕打印编目校对单。经校对发现错误可进行数据修改。确认数据无误后可选择打印个别登录帐、编目卡片、书标及批统计报表。待所有输出都确认完成后可选择转贮数据。此时编目数据由临时表转贮到书目表中,上述各输出项目将不能再现。系统将准备下一批书的编目处理。
4.3典藏管理
典藏管理系统执行一般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几项主要职能。使书目数据进入典藏系统并随时能够予以调整。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新书分布、调整典藏、图书剔旧、典藏统计、典藏打印、数据维护。
为了更好地完成图书管理的功能,使管理系统既起到推动图书管理水平的发展,同时又不与传统的管理方式脱节,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既为其注入了现代管理的新元素同时也结合了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现行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人工运行数据处理系统之上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就是以调查研究当前人工系统为出发点,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建立目标系统及其模型[4]。
5.1系统特点
应全面考虑到参与管理人员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使系统具有功能齐全、实用、操作简便、快捷、界面友好、报表输出灵活多样等特点。同时也要适应网络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等网、局域网都能使用);用户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层次清晰,用户容易上手;系统运行可靠,查询统计有较高的效率。
5.2图书管理系统总体流程系统
主要功能分为五大模块,包括图书管理、期刊管理、读者管理、查询、报表管理。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实现不同的处理功能, 但相互之间又能很好地联系起来。
图1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图书馆图书管理业务流程包括订购、验收、编目、典藏、流通和维护。除前面介绍的主要功能模块外,上述包含的订购是根据供书商的可供书目信息挑选预订购图书,一段时间以后,整理订购图书并根据供书商填写订书单,发给供书商进行订购。当前,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供书商订购信息开始用光盘等媒体发送,在这些订购信息中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订购功能,而且包含着编目信息,这些编目信息能极大地减轻编目人员的录入工作量,并且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在订购中应利用这些编目数据。另外由于图书资金有限,为了将有限的资金更好地使用,系统还应进行资金控制,订购人员只许在某类图书的授权资金范围内进行订购操作,否则应得到资金分配人员的批准或直到资金满足要求。
验收根据供书商提供的图书进行资产登记并进行财务处理。主要工作包括登记财产号(贴图书条形码)、登记凭证、检验图书数量以及金额。对于供书商多发的图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舍,对于不要图书进行退出处理并发退出单。另外,对于其他渠道所得到的图书,如赠送、交换、外购等,应该经过检验、做财产登记以后才能进入其他环节。
流通是图书馆业务的主要环节之一,包括借书、还书、续借、读者管理、罚款管理以及图书维护等环节。借书时对于超期、未交罚款、证件有效期、预约以及其它违规因素能自动区别和控制。由于读者流量大,因此要求操作简单、响应时间短,对于常规的操作,尽量减少手工干预,以提高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图书维护是对受损图书下架修补、修补以后再上架流通的过程。
系统在实现时,除了实现传统的验收、编目、典藏、流通和管理等环节外,还加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罚款等信息监控
为了明确图书馆的资金管理情况,系统对罚款进行了授权,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执行有关罚款手续,而且罚款的情况及其统计信息,在系统中也进行了明细的记录。
2、订购功能的加强
以前的管理系统对订购功能不太重视,主要是因为以前的图书订购多以手工操作为主。随着新书目录的信息化、数字化,订书的平台也将从纸张转移到计算机上来。加强订购功能不仅能充分实现数据的共享,还使一部分的录入工作从著录转移到了订购,从而减轻了著录的工作量。本系统还在订购功能中加入了图书查重和图书统计功能,可以让订购人员避免重复订书,随时查询订购、到书情况。
3、Web浏览器的支持
为了使读者能方便地查询和实现简单操作,系统提供了公共查询和个人查询。公共查询对所有读者都开放的信息,包括根据多种条件进行藏书查询、新书通报和
图书推荐等功能;个人查询在读者通过在线登录以后才能实现授权功能的访问,包括借阅图书查询、历史借书查询、续借处理、借书证挂失、图书催还、预约处理和登录信息修改等[5]。
另外,为了方便读者,系统要求建造基于本单位网站的Web 查询操作平台,读者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的浏览器实现公共查询和有关读者本身信息的查询和操作[6]。
5.3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1、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
在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时,经常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好多组件、窗体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源,如果为每一个组件或者窗体都设置一个数据源将是十分耗时的工作,而且要保证这些数据源的确是相同的也需花一番功夫。数据模块(DataModule)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简单说来,数据模块是用来集中管理数据源的一个窗体,该窗体可在被需要的地方随时引入。
2、用户密码认证窗体的实现
本窗体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管理人员按照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并且根据用户名检查“权限”字段,以分辨进入图书馆管理人员模块还是进入工作人员模块。
3、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
借阅者服务窗体的功能主要是图书的查询,个人借阅情况查看及个人部分信息的修改。
4、图书查询功能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任何人都有权限使用查询功能,不做任何限制。由于实现的查询功能有多种,如按图书编号、图书名称等字段进行“完全体配查找”和“部分体配的模糊查找”,还有按多个条件进行“逻辑与”或是“逻辑或”的多条件查找。其中实现的方法差不多,所以只给出多条件查找的代码。
5、借阅者登录功能的实现
这个功能的实现与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登录功能实现的方法大致一样,是从用户表中查到借阅证号与密码,看与用户输入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用户就可查看自己的借阅情况并维护自己的部分信息。
6、借阅者借阅情况功能的实现
当借阅者正确登录到系统后,此功能将被激活,使用户能查看到自身的借阅情况。在此系统中,信息的显示一般用“List View”来实现。在这里根据借阅者的不同要求实现借阅情况的查询,如检查所有的借阅情况、某本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根据已借阅的天数来查询。
7、借阅者个人资料维护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实现当前借阅者部份资料的修改,但借书证号和身份类别这样的信息不允许修改,这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模块的功能。在此界面中点击修改按钮将出现“修改”窗体,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将出现groupbox8,进行密码修改。
8、工作人员-图书借阅/归还模块的实现
工作人员输入借阅者的借阅证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借阅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考虑到实际中可能会出现只知图书名而不知图书编号的情况,在此界面下方加入了一个转换功能,可以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再进行图书借阅。
9、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归还功能实现
工作人员根据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归还的图书编号进行图书的归还工作。并且根据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只知图书名不知图书编号的归还情况,所以加入了按书籍名称进行归还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图书借阅功能中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的一种改进方法,这样就不用如借阅功能中一样要先转换再借阅了。归还完成后,同样会打印出归还报表以便用户检查和确认。
6.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 5 大功能模块,分别为系统管理、读者管理、图书管理、图书借阅、过期归还。其中,系统管理主要完成是对管理用户信息、更换用户名、修改用户密码、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读者信息管理主要能够完成对读者信息进行查询、删除、添加等操作;图书信息管理主要能够完成对图书入库、图书信息、图书查询、入库统计管理等;图书借阅管理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完成对读者借书、还书、续借图书管理,在此模块中可以维护读者基本信息和查询超期图书的详细信息;过期归还管理主要能够完成对一些过期图书的管理,过期罚金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
6.2 系统工作流程
图书管理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等,图书信息的注销,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的管理。具体过程见图
功能结构图
6.3主界面设计
一个友好完善的界面不仅能够方便系统的使用者,而且能够使各个模块间的划分明,结构更趋于完善。所以一个好的界面的设计工作在进行系统开发的时候是必不可少,也是十分重要的。系统主窗体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读者管理、图书管理、图书借阅、图书过期、关于系统、退出系统 7 大模块。在窗体中,通过工具栏来控制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通过时钟控件的 Timer 事件下的控制代码实现在状态栏中显示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同时在状态栏中还可以显示登录的用户信息等。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的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在工程中新建一个窗体,将窗体命名并保存为“Tsxxgl”,将窗体的 Caption属性设置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6.4数据库设计
SQL Server 数据库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高和存储数据量大等优点。由于图书馆所
要求存储的数据量很大,并且对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本图书信息管
理系统采用了 SQL Server 2000 作为后台的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原则一致性原则:
对信息进行统一、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协调好各数据源,做到“数出一门”、“算法统一”、“度量一致”。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完整性原则: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和相容性。要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对输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要有审核和约束机制。安全性原则: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防止非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或合法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要有认证和授权机制。可伸缩性原则: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移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伸缩性和适度冗余。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信息结构的描述,它不依赖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概念数据模型是理解数据库的基础,也是设计数据库的基础。实体间的基本联系(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类)是概念数据模型的基础。根据分析,本系统的实体之间的关系用 E—R 图表示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为图书馆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节省采购的开支,二是节省人力资源,即降低工资的开支。首先, 比起通常的自动化系统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作用更强。其次,由于它具备工作量的统计,使得图书馆在确定每个岗位编制的时候有了可靠的依据,而不必像以前依靠经验来定编。还有,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很紧张,如何节省这有限的经费,又不影响正常的借阅?一种方法是馆际互借或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另一种方法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科学地确定购书的种类与数量。第一种方法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轻易实现,第二种方法必须确定图书的利用率、周转率和读者的需求结构,这正是图书利用分析子系统的功能。可见, 管理信息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图书馆带来真正的管理科学化,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且完善图书馆自身组织结构,其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乎无法估量。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作为信息搜集、存储、加工、传播中心的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变迁,必须采用全新的管理体系来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管理信息系统拥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设计体系,将其引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来必将使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时代。在国内,虽然图书管理系统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基础薄弱, 发展不平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总之, 我国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实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图书管理系统。
本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网站及书籍,在朋友、同学、老师的帮助下总算完成了设计。在这里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还有我们小组的全体同学,在我做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林英华.企业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2(33):122 - 126.
[2].庞秀平.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河北财经学院学报.2012,6:78 - 81.
[3].张汾.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山西电子技术.2012,1:22 - 27.
[4].韩明珍,魏楚元.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15(1):52 - 55.
[5].何仲昆,杨玫,王秀珍.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3(6 ):55 - 58.
[6].何仲昆,杨玫,王秀珍.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3(6 ):55 - 58.
[7].叶军.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与信息管理.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