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郑先生,这瓶红酒上的‘Château’,我认识,是城堡的意思。”
“为什么好多进口葡萄酒酒标上,都会有‘Château’这个词呢,有些有,有些就没有?”
“这个葡萄酒跟城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它们写在一起?”
朋友坐在我旁边,拿着一瓶进口葡萄酒边看,边跟我碎碎念。
我夹了几口菜,吃完后,跟他讲道,“这里面可有故事了。”
很多人看到进口葡萄酒上的“Château”字样,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画面,拿着一杯红酒,漫步在古老斑驳的城堡边上,远看着夕阳飞霞缓缓落下,这场景好美!
所以,我也听到过一种说法,说“Château”是个营销词,是商人们用来给顾客制造“浪漫幻想”的,跟房地产广告文案的“巴黎风情小镇”“西班牙浪漫小镇”一样,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不是!
二
酒标上有“Château”字样最多的,恐怕是法国葡萄酒。
国内几乎有三分之一来自法国的进口葡萄酒,是“Château”红酒。
法国波尔多、罗纳河谷、卢瓦尔河、南法等,这些地方出产的葡萄酒,往往酒标上会带有“Château”这个单词。
“进口葡萄酒上的‘Château’,可不是被翻译成‘城堡’的。”我对朋友说。
“Château”一般指代的酒庄、建筑物。
在法国法律,只要酒农的葡萄园,与一个实际存在又可以酿酒的房屋相关联,这座建筑物就可以称为“Château”。
哪怕,几个各自有葡萄园的酒农,共同拥有一间酿酒小屋,酿出来的葡萄酒,也可以称作“Château”葡萄酒。
因此,标有“Château”的进口葡萄酒,可能酿自于一座真正的城堡,如上图,也可能是一间小平房里酿造的,如下图。
换而言之,酒标上的“Château”是在表明,生产这瓶葡萄酒的酒庄,酿酒葡萄是来自酒庄自己的葡萄园,酒庄拥有自己的酿酒设备和灌装机器。
这也造成很多中国人觉得“Château”进口葡萄酒好,品质有保证的原因。
三
“Château”这个词,在法国葡萄酒上使用的频繁起来,是在1855年以后。
以前的文章中,郑先生我写过,1855年,法皇拿破仑三世为了向全世界推销波尔多红酒,推出“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体系”榜单。
这是一份法国优质葡萄酒的推介单,罗列了当时波尔多最好的葡萄酒。
当时,波尔多酿酒产业还比较落后,榜单中的61家酒庄,只有5家酒庄可以酿造“Château”葡萄酒,即拥有酿酒的房屋。
那时候,在酒标上标有“Château”字样,是让酒庄酿酒人非常自豪的事情,就好像别人家还住茅草屋的时候,你家里已经有三四层楼的小洋房,这代表着牛逼啊!
这种优质、高档的象征,也类似于一个世纪后,进口葡萄酒上的“Mis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酒庄装瓶)”字样。
同时,很多富人也喜欢拿自己的姓氏来作命名,“Château + 姓氏”,典型的是拉菲酒庄,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Lafite和Rothschild 均是姓氏。
自从1855年,法国人把波尔多名酒推向世界后,各地的名流富豪纷纷到波尔多买酒庄、置办产业,促进了波尔多酿酒产业的繁荣。
一座座拥有酿酒、灌装设备的房子拔地而起,于是,一瓶瓶标有“Château”字样的法国葡萄酒流向世界。
四
有时候,餐桌上我会把波尔多进口葡萄酒,与勃艮第酒进行比较。
相对于法国勃艮第来说,波尔多注重的是酒庄。
你看,喝波尔多红酒,都是讲究哪个酒庄好,哪个酒庄差,而喝勃艮第红酒,就会讨论葡萄园,这个葡萄园怎么样,那个怎么样之类的。
所以,也就有了进口葡萄酒上的“Château”、“Domaine”之分。
波尔多人喜欢在优质葡萄酒上标注“Château”,最显眼的是酒庄名字,勃艮第人则喜欢标“Domaine”,最大最醒目的是葡萄园名字,如上图,酒庄名字往往成了几个蝇头小字。
在法国,“Château”葡萄酒的葡萄园,一般在酒庄的周围,环绕着酒庄。
其实,也就是在一片葡萄园中间,建上几座酿酒房子。
五
酒桌上,还会有些朋友问,“郑先生,那么有‘Château’字样的进口葡萄酒,是不是一定就好呢?”
这就好像,以前,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好,备受追捧。后来,各种手机上都装有拍照镜头,手机能拍照也就不再稀奇,大家也就习以为常。
有“Château”字样的进口葡萄酒也是如此,现在标注的酒庄多了,也就成了平常,不再是最好葡萄酒的象征。
你看百来块的法国AOC红酒上,有标注“Château”字样,拉菲红酒上,也有“Château”,单靠看“Château”,已经分不出好坏来了。
而且,“Château”红酒价格,也没有个标准,贵的便宜的都有。
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有“Château”字样的法国进口葡萄酒,比没有“Château”的要来的好。
这是毋庸置疑的。
法国法律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