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长谋反案:汉初的郑伯克段

对于西汉王朝来讲,淮南这一国名可以称得上一个诅咒。

从汉高祖刘邦设立这个封国开始到汉武帝刘彻将之废除,顶着这个国号的王几乎都有过谋反的履历。

公元前196年,第一任淮南王英布举兵造反,最终被刘邦亲自领兵剿灭。

紧接着,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这是刘邦的称帝后的一项既定方针,对异姓王的不信任使他多年来一直在设法除掉他们,并用自己的亲属来代替。

但问题是,这些人就真的靠得住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英布被杀的22年后,刘长就步了他的后尘。

幸运的童年

刘长的幼年是不幸的。

他的母亲本是赵王张敖府中的一位美人。刘邦路过赵国时张敖将其献给他临幸,美人因此而怀孕。

但张敖后来因为卷入谋反案而被逮捕,这位美人也受到牵连下狱。在狱中美人试图通过狱吏将自己怀上龙子的事情报告给皇帝以获取赦免,但此时刘邦正因为谋反一事大发雷霆而没有理会。后来她又托人找到吕后,希望能通过吕后向刘邦讲情放自己出去。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皇后,吕后显然缺乏经验。原本村妇出身的她对自己老公沾花惹草的行为本就十分不爽,现在听说一个小狐狸精怀孕更是让她醋意大发,因此也对此事不予理睬。

最终美人只能在狱中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便是刘长。

生下孩子后,刘长的母亲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非常愤怒,一气之下自杀身亡。

因此刘长出生便没有了母亲。

但他又是十分幸运的。

母亲死去后,狱吏将襁褓中的刘长交到刘邦面前,此时刘邦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下令将这个孩子交由吕后抚养。

刘邦去世后,吕后开始对这些勾引老公的小妖精开展了疯狂的报复,戚夫人惨死,绝大多数妃子被软禁,而刘邦的几个儿子几乎都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了他的手里,甚至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虽然这并非出自她的本意。

吕后去世后,刘邦的儿子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一个是汉文帝刘恒,另一个便是淮南王刘长。

刘恒能够活下来凭借的是低调隐忍,而刘长能够活下来则是靠吕后从小带大的感情。所谓虎毒不食子,尤其在刘盈死后,刘长这个儿子便是和她最亲近的人了。

其实不只吕后,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也对这位弟弟疼爱有加,可以说,刘长是在宠爱中长大的。

但也正是这种宠爱,导致了他日后悲惨的结局。

恃宠而骄

溺爱中长大的刘长自然不懂得什么是低调收敛,即便在汉文帝即位后,他仍然娇纵任性,视法律为无物,屡屡做出违法乱纪之事。

但汉文帝却因为这是自己唯一在世的弟弟而对他十分纵容,面对刘长的不法行为,他每每都予以宽恕,这也让刘长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前177年,刘长进京面圣,并借着这个机会进行了嚣张三连:

入朝时专横跋扈;

与皇帝同乘一辆车出行;

对皇帝不用敬称,而是非常无礼地称其为“大兄”。

见如此也没有受到责罚,他进一步变本加厉,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审食其,吕后的宠臣,曾经在吕后主政时期和文帝即位初期两度担任丞相,获封辟阳侯。

当初刘长的母亲正是希望籍由他来说服吕后为自己讲情,但面对吕后旺盛的醋意,审食其也只是简单传达了意思,没有过多进行劝说。

刘长因此将其视为母亲之死的罪魁祸首。

来到京城后不久,他便登门拜访审食其。面对王爷的来访,诚惶诚恐的审食其亲自来到门前相迎。

就在此时,刘长从袖子里掏出准备好的大铁锤一锤将他击倒,并让身边的随从砍下其头颅。

前任丞相,当朝列侯,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惨死在家门口。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犯下如此罪行的刘长却毫无惧色,他脱光上衣向皇帝请罪,同时指出审食其该死的三条罪状:

没有劝说吕后,导致自己母亲自杀;

没有劝说吕后,导致戚夫人母子惨死;

没有劝说吕后,导致吕姓族人打破高祖“非刘不王”的盟誓而称王。

如果不劝阻也算犯罪,那么朝中的一干大臣甚至连皇帝本人都该论死。并且就算审食其真的有罪,也轮不到你刘长来行刑。

但汉文帝接受了他的说法,再度赦免了他的罪行。

公开杀害列侯这种大罪都能够被饶恕,这让刘长愈发得意忘形,随后的举动也更加荒唐。

“上帝欲其灭亡,比先使其疯狂。”

其实不止上帝,有的时候,皇帝也是这样。

荒唐的谋反

刘长俨然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二号人物,不仅王公大臣害怕他,就连太后和太子都对他十分忌惮。

而且他的皇帝大兄对他又十分宽容,现在的他简直无敌于天下。

于是从京城回到自己的淮南国中后,刘长更加放飞自我。

他自行任命原本只能由中央派遣的高级官员,甚至废除朝廷法律,在领地内自行立法。更有甚者,还将自己的命令规格和出行规格都与皇帝对标。

此时的淮南国已经近乎一个独立王国,刘长在国中也与天子无异。

但贪欲往往像黑洞一般,越是试图去满足,就越是会发现其无法得到满足。

如同天子毕竟不是真的天子,既然大兄什么都不和自己计较,去抢他的皇冠也一定会得到允许的。

于是在公元前174年,刘长与属下密谋,试图勾结南方的闽越喝北方的匈奴里应外合发动叛乱。

而他的部队,只有七十个人,四十辆车。

简直是匪夷所思。

当初淮南王英布举全国之力反叛刘邦被击败,而济北王刘兴居率众作乱,朝廷派了十万人用了一个月才将其剿灭,可见其兵力也不在少数。

而后来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光是吴王刘濞的一支队伍就有三十万众。

如此兵力都无法击败朝廷,而他却只带了七十个人就试图作乱,这简直如同充气锤来拆毁楼房一般荒塔。

但如此幼稚的计划没等到实现就被朝廷发觉,相关人等全部被治罪,刘长则被召往长安。

现如今,汉文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这个弟弟了。

郑伯克段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国君,他的母亲不喜欢他而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为了他向庄公讨要了上好的封地。

大臣向庄公指出他母亲和弟弟对国家的危害,但庄公没有压制他们,反而一再纵容,使其野心一步步膨胀。直到弟弟认为自己羽翼丰满,准备联合母亲里应外合推翻自己的时候,庄公抓住机会一举将其击败,这样既消除了威胁,又摆脱了迫害兄弟的恶名。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

而汉文帝对付刘长,用的便是这种方法。

作为除文帝外唯一的高祖子嗣,如何对待这位弟弟对于汉文帝来说其实是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高祖的儿子大多死于迫害,而汉文帝在即位后更是杀死了惠帝的儿子后少帝,此时若是对刘长进行严厉的管束,则很容易为文帝招来一个兄弟不相容的恶名。

但刘长又偏偏是一个恣意妄为之人,并且还是一个占据大片领土的诸侯王,如果不加约束的话,日后一定会对朝廷产生威胁。

想要清除淤血,最好的办法就是刺破皮肤将其释放出来;想要除掉嚣张的刘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他的野心膨胀速度,让他被得意冲昏头脑。

刘长显然没有让文帝失望。比起共叔段来,他没有母亲的帮助和扶持,而且性格和智商都比前者糟糕得多,居然拟订出这种弱智计划来自投罗网。

但事情到这里还不算结束,如何处理这个弟弟,也是一个问题。

兄弟不容

郑庄公的做法很漂亮,但还是受到了后世的指责,因为其目的太过明显。

因此汉文帝想做得更漂亮一些。

郑庄公之所以暴露了他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他在最后主动下令攻击了自己的弟弟。而汉文帝的打算,是将自己扮演成这一事件的被动参与者。

刘长进京后汉文帝并未采取任何动作,直到大臣们联合上奏,一一列举了刘长的种种罪行,请求将他治罪。

文帝回复说:“朕实在不忍心给他定罪,让大臣们开会讨论吧。”

不久大臣们汇报了讨论结果,众人认为还是要依法论罪,按照谋反罪判处刘长死刑。

文帝又回复说:“朕不忍心将他处死,免除他的王位就可以了。”

这时群臣又再度提议,虽然免除了他的死罪,但还是不能将他留在身边,应该将他和他的妻儿老小迁往蜀地。

于是汉文帝最终“迫于群臣的压力”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免除刘长的王爵,将他和他的儿子以及宠幸过的所有妃子一同迁往蜀地。

刘长被装进了一辆囚车之中,被人押解着前往四川。

他一路上的饮食由途径的各县提供,但给他吃饭的时候,各县的官员却都不敢打开囚车放他下来。

当年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的刘长,此时却像只猴子一样被关在笼子,吃饭睡觉都任人围观。这份屈辱对于生性高傲的他来说,显然是无法忍受的。

于是刘长不再吃饭,最终绝食而亡。

新的祸患

闻听刘长的死讯,汉文帝失声痛哭。

他哭得十分伤心,好像自己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在他下令迁徙刘长之初,大臣袁盎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淮南王能有今天,和陛下的娇纵脱离不了干系。淮南王性情刚烈,如今陛下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它,臣担心他在路上会有个三长两短,陛下恐怕就要承担杀弟的恶名了!”

而对于袁盎的话,汉文帝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只是磨练他一下罢了。

之前杀害列侯都没有责备一句,如今却突然用如此屈辱的方式磨练他,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皇帝未必想不到。

或许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于是在痛哭一番之后,汉文帝处死了一路上为刘长供饭的所有县级官员,并封了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至此,隐患已经被排除,名声也得到了保全,汉文帝似乎取得了成功。

但不久,民间还是流传出了这样的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这首民谣流传到了宫里,汉文帝迫于压力,为刘长上谥号,尊其为淮南厉王;几年后,又恢复了刘长淮南国的故地,将其一分为三,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

其中继承淮南国名号的,便是刘长的长子刘安。

而他,又将引发新的祸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淮南王刘长谋反案:汉初的郑伯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