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为什么更要重视学科教育?

双减后的第一学期,教育的新变化让很多父母无法适应、不知所措。

有的父母撒手不管,认为双减就是「放养」,全靠老师和学校;

有的父母茫然无助,寄希望于「课后延时服务」;

有的父母转向「素质教育」,给孩子重新报满钢琴课、书法课;

那么,在双减政策推行两个月后的今天,学前孩子的父母如何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呢?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既不枯燥又能促进思维发展,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篇文章,会给您带来答案。

从「拒绝刷题」看「双减政策」

双减就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经讲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然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举措在开学后,却引发了家长的恐慌。

很多家长发现,有时孩子回家不用写作业了!对于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家长,纷纷担心这样做孩子会不会成绩跟不上,知识没巩固好?

这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家长的观点还停留在作业多点是好事。认为作业多虽然苦点,但是能够熟练掌握知识,这样考试就能拿高分,谁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看似美好的想法,实际上隐藏着不易察觉的误区。繁重的作业或许暂时会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对于整个人生发展而言,没有任何帮助!

因为,过多的作业只会让孩子陷入无穷无尽的「刷题」之中。

「刷题」本身就是枯燥的,它的背后比拼的不是知识点掌握的高低,而是题目熟练度的高低。

大家都去刷题,都去拼熟练度,这就是一个作业版的「剧场效应」了。

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题目越来越刁钻、角度越来越难以捉摸。也许个别稀有人才的确能够脱颖而出,但大部分人的结局,都是变成了「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网络词汇,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如果「刷题」有些许意义也算不负辛苦,但是对于「小镇做题家」们来说,除去工作必须外,刷题对于实际生活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你买菜的时候不需要用复杂的方程式计算菜钱

你砍价的时候不需要用议论文的形式论证观点

你看进口蔬菜产地之时也不用繁琐的英语语法

甚至过了高三这一人生知识巅峰后,很多习题、技巧因为没用过,而在不断的遗忘。即使突然想用,也记不起来了。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目的是将孩子从「刷题」旋涡中捞出来,将有限的时间放在更为核心的知识上来,避免「学习是为了遗忘」这种无用功。

用「学科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不让做了,辅导班不让上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学科教育不让补了,那就都一样了呗!所以就给孩子好好恶补一下「素质教育」吧!

周六上钢琴,周日上书法,晚上学画画,夹缝时间还得学学围棋。总之课外时间一定要塞满!正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也!

这就不知不觉的陷入另一个误区了。要知道双减政策,并非不重视学科教育了,反正是对学科教育的质量要求变的更高了!

要想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学科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以「数学」这一学科举例。

我们学数学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去做各种各样复杂的数学题。而是用数学思维、数学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一辈子都用得着的。比如:

结果导向

比如数学经常研究解的存在性、求解的可行性。运用到生活中,我们就会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避免了方向错误所做的无用功,极大了提高了效率。

注重发展

学过微积分的人都知道导数。在一个局部,导数对函数值的影响不大,是“一阶无穷小”。但是,一旦离开这个局部的空间、向外扩张,“无穷小”就变成了“无穷大”。运用到生活中就是少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更关心一件事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就是「延迟满足」。

化繁为简

数学追求复杂问题简单化,解题步骤越少越好。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探求事物的关键,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是由复杂困难走向简单容易的过程。

成年人理解并应用上面三条并不难,但是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而言,他哪里知道结果导向、注重发展、化繁为简的意义是什么呢?

然而等到孩子需要这一切再去学习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那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用学科教育,从一点一滴开始。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深远影响下,慢慢的去学会、去琢磨这些藏着学科背后的人生真谛。

这个题你有无效解却不去掉→就是方向错了瞎努力

这个题你不加以限制条件→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题你步骤繁杂头脑混乱→就是浪费时间挥霍生命

只有学科教育,才能让孩子在最小的成本、最多的试错、最多的实践下,去一步步钻研透这一生该怎么过,为什么要这么选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学科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双减政策的必要性——繁重的培训和作业,并不能让孩子更容易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反倒是在做题这条人生辅路上狂奔不止。

「学科教育」如何启蒙

既然学科教育这么重要,那是不是上课好好听讲就可以了呢?

显然不是!在孩子入学前和入学初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做好孩子学科教育的启蒙,比短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而在三大基本学科教育中,数学是最令人难以释怀的科目,无数人心心念念的一句话是:「高考那年,要不是数学……」

在听者悲伤、闻者落泪的同时,兔小编也不由自主的感叹数学这一学科,真是改变了无数人生轨迹。

很多家长痛定思痛,不想让孩子在同样的地方再跌倒一次。

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数数

刚认识三位数,就教乘法口诀

能提笔学字,珠算、心算统统安排上

做完这一切,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启蒙已经完成,看着孩子一二年级的高分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这仅仅是表象而已!

运算法则、乘法口诀全靠死记硬背,这拼的不是数学,是记忆力。

在一二年级,砍瓜切菜般解决提前学会的内容,只会让孩子骄傲,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解开一道道难题拿高分,证明的只是加减乘除的效率高,不代表数学水平高。

因为数学不仅帮你学会算术,还能让你的脑子更灵活。它是数字的游戏,更是脑力的游戏。

所以,早早教孩子数数、运算,并不是科学的“数学启蒙”,对孩子的数学成绩、逻辑思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那么,该用什么方式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既不枯燥又能促进思维发展,还能解决实际问题呢?

我们先要明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脑力发展程度,遵循客观发展规律。进入2岁,孩子大脑思考能力突飞猛进,是开始数学启蒙的好时机。

歪歪兔《玩转数学系列》,适合学龄前宝宝,纯手绘学前阶梯式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遵循孩子客观发展规律,为孩子做数学启蒙。

这套书由歪歪兔关键期早教项目编撰,其成员都是资深幼教专家和学者,从内容质量来说是非常高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题都抓在了知识点上。

所有题目都是场景化、故事化、游戏化的。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潜移默化中学会用数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毕竟,培养出孩子的数学兴趣、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套《玩转数学》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脑力发展程度设计,全方位、精准聚焦数学启蒙。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年龄购买对应的年龄段的书。如果家长觉得宝宝这方面能力较差的话,也可以把更低年龄的书也买了,这样可以把基础打好、打牢。

趁孩子小的时候培养数学思维,为将来做好铺垫,让孩子轻松,也是给家长省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政策下,为什么更要重视学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