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理解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为人父母像是一场考试,但却永远不知道拿到的会是怎样的一张考卷。

  作为父母,你是否会迷茫:

  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的,是正确的?

  在这个没有参考答案,没有是非对错的“试卷”上,怎样才可以答对这个人生“最难”的考题?

  确实对于育儿来说,我们没有备考资料,但是在心理学这门科学上却是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可以参考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让读者意识到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对孩子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帮助父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对症下药。

  作者Robert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经验分丰富的心理学家。他一生出版过三部组织心理学的教科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书至今畅销全球并被翻译成6种语言。该书主人公蛤蟆先生,獾先生等均是出自英国小说家Kenneth Grahame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作者通过新创建的角色心理咨询师苍鹭与蛤蟆先生的互动,探索了蛤蟆抑郁情绪的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在一个人成长发展中的深刻影响,并且带领读者走上审视自我,认识情绪,探索内心的心灵旅程。它是一部很棒的心灵治愈之书,帮助我们了解自我,走出低谷,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亲子教育参考书,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心理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协助我们思考和拟定育儿的方式方法。

  书中的蛤蟆先生原本光鲜亮丽,却不知为何消极厌世,陷入莫名的悲伤抑郁之中。通过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聊天一步一步深入,蛤蟆先生开始回忆童年,讲述它心底深处的孤独以及那强烈又无力的愤怒感。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一个严厉而正直的人,对于蛤蟆先生总是批评和责备,以至于蛤蟆先生产生了一种父亲总是对的而它总是错的地错觉。每个儿童都会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况,面对父亲的情绪,蛤蟆先生选择了按照父亲的话去做(顺从)。

  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儿童自我状态),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中找到潜在的问题。例如过于顺从的孩子,父母是否会担心孩子缺乏主见过于软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个方向思考,是否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格,导致孩子误以为他的真实的想法是不重要的,不值得说出口的?早期的情感表达如果被忽略,很容易造成青春期以后的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因为他们会习惯性的觉得父母并不在意我的想法所以不愿意多谈。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就真的没办法交流了吗?我觉得问题的核心是在于孩子是否觉得自己的话有用,能被听到。如果能真诚的表达出倾听的意愿,做出努力,孩子还是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的。

  书中另一个人物獾也是一个人物性格很鲜明的角色。不同于蛤蟆先生的隐忍和沉默,獾情绪激烈,为人苛刻而又严厉。对于它的表现,书中提及了另外一个概念:父母自我状态-即复制父母的模样,这样的孩子会表现的和父母一模一样。如果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了“父母自我状态”,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的一点是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建立自身的独立人格。相信大家一定都认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吧?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父母是教授孩子如何成长的老师,而成长的本质是成为独立的自我,父母的责任是引导和协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帮助他们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个找到自己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也是不容易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为经典的心理咨询入门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了心理学的面纱,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情绪的表现形式、背后的原因以及简单的处理方法。它既能帮助成人处理情绪和心理上的“小伤口”,同时也能协助父母“避开”孩子心理成长路上的“地雷”,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及时的反馈,培养出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理解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