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竞争力3

内向性格竞争力3

005 为何有时内向者或优于外向者?

研究发现:

内向型的领导更开放。愿意倾听,也愿意把重要的工作授权给有能力的员工。这样可以让积极的员工加倍的努力工作,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循环。

外向型领导,在员工情绪消极时,擅长鼓动人心,改善团队表现。但是他们在处理事情时过于坚持己见,会失去倾听他人宝贵意见机会。外向型的领导通常不愿意把那些重要的工作、让自己闪闪发光的部分,授权给其他人。这种做法会使优秀员工变得消极。

006 开放式办公扼杀了创造力

外向者通常会在公共领域获得领导权,内向者将会在理论和美学领域获得话语权。

在许多领域中,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投入到“刻意练习”中,这正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

刻意练习最好独自进行。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有深度钻研的动机,以及直面自己的挑战。

研究发现,那些青少年时期的孤独,并且把自己一心一意专注的事情,变成一生热爱的事业,造成了典型的创造力非凡之人。

在一项针对程序员的调查和研究中:

有62%的最佳程序员,表示他们的办公环境允许个人隐私存在。

而在最差程序员中,这个比例只有19%。

研究表明,开放式办公环境降低了工作效率弱化了记忆力。

在简单行为中被打断,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人的大脑不能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有时看起来我们似乎是多任务运行,但其实是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每次切换都都会增加耗时。开放式环境中工作,容易被打断,降低了工作效率,失误率高达50%。

内向者,在封闭式的工作环境中会有更高的产出。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既提供开放式办公环境,也提供封闭式的环境,以满足不同情境下的工作需求。

007 头脑风暴的失败

最初头脑风暴的发明,是为了在没有对错评判的气氛中交换意见,体现集体思维。

但现在表明,集体思维模式并非总是有效,基于头脑风暴做出的决策,并没有比个人独自思考,所做出的决策更高明。

关于头脑风暴失败的三种解释如下:

1.社会惰化:一个小组中有的人会对所有的工作袖手旁观。

2.产生式阻碍:只有一个人滔滔不绝,其他人则被动的听取。

3.评判焦虑:对在同伴面前出丑的恐惧。这种评判恐惧植根之深,影响之广远超我们想象。

甚至为了避免同僚压力,接近集体思维,内向者会不自主的改变自己最初的正确观点。

所以今后的工作方式的改变,不是停止面对面的合作,而是改善现行的工作模式,即内外向共生的关系。

通常效率最高的团队都是内、外向恰当组合而成的,在办公环境里既可以畅所欲言,又能有私人的空间。

008 内向和外向是天生的吗?

性情通常是指与生俱来的,而个性是指文化熏陶或者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家针对一群4个月大的婴儿做出的跟踪调查,表明在婴儿4个月大时,即可以通过他们对刺激的反应,判断出来他们是偏内向还是外向。

内向的婴儿对刺激有高度的应激反应。

高度应激的生物学特征是指,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杏仁核兴奋程度更高。

杏仁核即我们的原生态大脑,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共有,掌管我们的情绪,是古老大脑。

而外向性格的人通常是低度应激群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

对内向者来说,外界有刺激时,杏仁核开始活跃,心率会增高,瞳孔开始扩张,声带收紧,唾液中的皮质醇(一种压力荷尔蒙)的含量就会越高,紧张感就会越多。

外向者被认为是青春会的群体就意味着他们关心他人。

而高度应激并非厌世,只是对周围的环境更敏感而已,但往往内向者会被贬为不合群。

但是随着科学家之后的跟踪调查,发现先天性情在内、外向性格的决定因素中,只占到了40~50%。许多人的性格中都有不和谐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能控制我们是谁,但我们能决定我们要成为谁——自由意志。

009 兰花儿童(内向儿童)

戴维斯多布斯发表的兰花假说:很多孩子可以像蒲公英一样,可以在任何环境生存。 而有些孩子则更像是兰花,兰花容易枯萎,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茁壮成长。兰花儿童通常更容易被其过往的经历所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兰花儿童(高度应激儿童/内向儿童)并非是逆境中易碎的娃娃,而是可塑之才。他们的最理想的父母的类型:

1.可以读懂孩子的暗示,并且尊重其个性。

2.对孩子的要求是温和而坚定的。

3.绝不下苛刻或敌对的要求。

4.鼓励:求知欲,提高成绩,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

5.不苛刻,不忽视,也不会出尔反尔。

有一段很好玩的关于“内向者尤其害怕公共演讲”的生物学解释:

当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草原上时,来自外部的凝视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他们被某个野生动物盯上了。所以逃离凝视的本能,会让内向者错把观众的目光,当成捕食者眼中明显的欲望。

010 神奇的杏仁核

不同特质的人需要不同强度的刺激,以让杏仁核兴奋。

内向者:少量的刺激即可兴奋。

外向者:则需要较大剂量的刺激,可能达到同等兴奋。

我们的性格可以延伸,但非常有限。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情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如今的我们,很大一部分是由我们的基因、大脑和神经系统决定的。

人类的大脑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进化出了大脑额叶皮层。它除了可以理性思考、做出决策,还可以减轻不必要的恐惧。但额叶皮层不是万能的,他的活跃不可能完全终止杏仁核的活动,一旦遭遇某些压力事件,这种恐惧便会卷土重来。

研究表明,很多高应激的青少年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弹性。高应激人群选择公众演讲,也并非变得不再腼腆,只是学会了自我调整。

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恰恰可以塑造我们的个性,自由意志可以带我们走得更远,却无法超越基于基因所划定的框架。

虽然我们可以超越性情的限制,但最好的选择还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正是那片最适合自己的区域。

【小结】

内、外向并无优劣之分,可以理解为某种对刺激程度的偏好。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情,就可以有意识的选择适合自身性格的环境。不刺激过度也不会不足,不会无聊,也不会焦虑。从而将生活组织成“最佳唤起水平”或“甜蜜点”。

举例而言,当睡眠不足时,外向者需要打开收音机,让自己的兴奋水平恢复。而内向者需要集中精力,减少噪音,因为噪音会影响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向性格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