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班级整本书共读,也有几年的时间了,真正算起来是从去年的一年级开始进行。
听了马玲老师的讲座,才感觉自己的整本书共读,只能算是起步。
首先,南明教育的整本书共读是在大语文课程体系里面的一方面。
童年的阅读方式决定一生的思维形式。南明教育把阅读分为几个阶段。萌芽阶段的阅读也就是5岁之前的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听故事,在这个过程当中吸收生活当中的大量的概念对话了解各种常识。初级阅读者,也就是进入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大量阅读绘本进行读写绘。解码型阅读者是中年级大量的阅读曹良书整本书。流畅型阅读者,进入中高年级大量阅读,比如说金庸小说系列。在之后就是专家型的阅读进行广谱阅读,精读深读。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整本书阅读,在成人之美大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就有其突出。
千人之美的大语文课程体系中,各个年级教材的学习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根据年级的不同,安排的有比如说低段的字源识字,中段的句段精确分析,高段的大文言课程等等,其中贯彻始终的课程有晨诵,整本书共读,以及延伸的朗读演讲辩论,读写会童话剧等等。这所有的课程都会写入课表。
而整本书共读,主要从二年级开始,每期2~3本,可以一周专门用来进行一本书阅读。在此期间注重与写的结合,扎实推进读写自动化能力的形成。
课程体系化的开展,不但让教师进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
其次是整本书教学的体系化。也可以说是全人之美的整本书教学有自己的模式。
我们现在对整本书教学基本上都知道有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和主题交流课。
相对来说导读课和主题交流课,看过的课例比较多,但对于推进课特别的模糊。
如果说是在教学当中实施过整本书阅读的老师就会感觉到, 就是这推进课,让人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知道要如何推进,推进的深与浅,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主题的交流。
全人之美的推进课很简单,就是分节读小讨论,分节读小讨论。
低年级就是进行大声朗读,演读的方式推进。
中高年级的推进要借助于阅读单,梳理故事,核心的要点,抓住故事中的冲突矛盾点,能引起学生思辨的地方,进行小讨论。
高期待细跟进,是推进课的秘诀。
可能我们习惯了公开课上的高大上,反而忽视了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
其实推进课就是领着孩子一章节,一部分的进行讨论。领着孩子把这本书读完。
在这里马玲老师给了我们两个小窍门。
一是把家长卷入共读当中,而是在讨论的时候不要设计到最后主题的讨论,让孩子保持兴奋保留悬念。
第三方面,整本书共读的时候怎么读的问题。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大声朗读,进行读写绘,亲子共读,复述故事等等。
到了中高年级转为静静默读,自主阅读主题探讨,甚至是短剧及创作。
这里也涉及到班级共读书目的选择问题。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初次进行共读的时候,选择情节性强的,语言通俗易懂,文中没有大量抒情性的情节的。故事读起来好玩,充满童趣。每个故事都比较短小,或者是分章节的。也可以选择有较多较好的插图,或者是文字比较多的绘本进行过渡。
作为班级选书,除了低年级要注意这些特点之外,所有的年级在选书的时候要遵循两方面:
纵向坐标是结合班级孩子的年龄兴趣,阅读水平等来进行挑选。尤其是新接手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或者说也可以参考班级目前发现的问题,选择相关主题的书。(班级方面)
横向坐标就是作品的主题出版社,坐着作品获奖情况等等。(作品方面)
整本书共读课程怎么实施?在班级里面做起来才会知道如何去做,怎么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才能发现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比如说话题的设计,主题的探讨等等。
如果我们学校没有这样庞大的课程,那就自己给班级的孩子做个合适的,小的课程,也让孩子的童年浸润在书香里。
先做起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