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反手刷牙已经一个多月了,今天忽然发现自己反手已经用的很顺畅了,想第一次尝试这个动作的时候,左手不听指挥,右手总是忍不住的想帮帮左手,坚持一个多月,慢慢的习惯了这种不适。
这个想法,源于一次冥想忽然冒出的念头:尝试做那些不适应但有用的事情,马上就做。有了这个想法后,绞尽脑汁问自己什么事情是可以马上就做的,想到每天刷牙,就从刷牙开始做起,纯粹只是好玩,习惯用右手刷牙的我现在能够用左手刷牙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但这个实验给我的启示就是:跳出自己习惯的行为模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世界。
在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Jack D. Hodge)撰写的《习惯的力量》中文版上,有类似的话:“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都不相同,有的人习惯抱怨,有的人习惯正能量,有的人写字习惯用右手,有的习惯用左手;有的人习惯晚睡晚起,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习惯当众演讲,有的人习惯永远当观众………
这些习惯跟很多因素有关,跟我们的原生家庭、学习环境、工作环境都有关联,一个整日沉迷于麻将桌的家长很难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概率比较大的是培养出一个牌艺精湛的后代。
伊索寓言里面有个故事很有趣。
一只乌龟来到河边准备过河,这时一只蝎子上来搭话说“我也要到对岸去,你能不能把我放到你的背上载我一起过去”。乌龟笑着说,“你以为我是傻瓜吗?一旦你在我的背上的时候咬我怎么办?我可不想冒这个险”。
蝎子不屑地说,“我看你白活了这么多年,你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懂,如果过河的时候我咬了你死了,我不也跟着淹死了吗?”
于是乌龟就同意背蝎子过河,刚过了河中央,蝎子还是咬了乌龟。
乌龟临死前问蝎子,“你的逻辑哪里去了?”
蝎子说,“我也后悔,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是承诺过不咬你,但这不是逻辑的问题,我可以那样说,但实际上我做不到,这是我的本性,理智上我知道不应该咬你,但我没有办法不这样。”
习惯有时候就像蝎子的本性一样,它的力量非常强大,一旦形成就不再需要你的帮助能够自己运作,有些习惯则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有些习惯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有的习惯是我们意识到了,但是却没有动力改变的。你有意识到你为什么刷牙要用左手(或者右手)吗?你有意识到你在不该发怒的场合发怒了吗?你有意识到每天熬夜刷朋友圈不好吗?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爱吃肥肉的人,不管做什么菜总是很油腻,所以我一直没有意识这个习惯有什么不好,我也养成了爱吃肥肉的习惯,直到自己体重飙升到170,脂肪肝出现后我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也许以前的饮食习惯是错误的,我开始查阅大量的关于健康的书籍,学习养生知识,发现以前的健康理念是多么的狭隘,再后来,我接触了辟谷。最长一次辟谷14天只吃一种五谷杂粮和喝水,不吃其他任何东西,带给我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感觉身体特别轻盈,思维特别清楚,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前几十年前都未曾体验的。有了这次经历后,我习惯了辟谷这种生活方式,定期辟谷,发现身上很多的毛病都到了改善,包括肥胖、脂肪肝等。这种无意识(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到有意识(意识到哪里出问题)再到形成新的意识(以前的生活习惯有些问题,需要定期辟谷),也是一次思想和行为的升华。
如何完成这种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新意识的转变呢?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
[if !supportLists]1、 [endif]提高自己的觉察力,问自己更深入的问题,比如发现自己不合时宜的生气,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是对某种诱因习惯性的反应还是有其他原因,不生气可以解决问题吗?
[if !supportLists]2、 [endif]尝试去做那些不习惯但是有用的事情,比如尝试用不同的手刷牙,尝试轻断食几天(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尝试一周不生气
[if !supportLists]3、 [endif]保持极度开放的心态,存在即合理,对于别人的习惯,保持包容之心,甚至把别人的好习惯嫁接到自己身上。
[if !supportLists]4、 [endif]决心,发现新世界的有效方式就是马上行动,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是没有决心和行动力不强的另外一种解释而已。
就像人类开始思考时间本身一样。如果读完这篇文章你能够开始思考习惯本身,那也是极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