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正确地“花钱”?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的话

有句话虽然根本就不当讲,但是还是要讲出来,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但是,一旦说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嗤之以鼻,找出各种例证来推翻,但是这句话就是作为一个事实这么存在着:

凡是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

你肯定会觉得这是在说风凉话,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这句话的逻辑是这样的:

  • 这是在鼓励我们花钱啊,甚至还鼓励我们不眨眼地花钱;
  • 我们通过耗费自己的时间来挣钱;
  •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能感受到挣钱的困难;
  • 因为挣钱很困难,所以钱是稀缺的;
  • 因为钱是稀缺的,所以钱是重要的;
  • 所以我才不上你的当。

这个“逻辑”看起来是多么严谨。


正文

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可能会让你立刻冷静不少: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之所以你的时间能够被卖出去,是因为别人“花钱买你的时间”更划算。

现在思路稍微清晰了不少:

  • 你原本以为自己花钱买别人的时间很不划算,觉得自己真“机智”,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
  • 后来你发现了原来自己能够挣到钱的原因,是因为别人“机智”地用钱购买了你的时间,闹了半天,别人才是“黄雀”。

这两个“机智”是真的不同,是物种之间的差异:

  • 你“机智”的逻辑是:钱>时间(钱比时间重要),甚至觉得重要很多倍,再或者认为只要有钱,我就愿意;
  • 高手“机智”的逻辑是:时间>钱(时间比钱重要),甚至觉得重要很多倍,再或者认为只要有时间,我就愿意。

更“气人”的是:

普通人最擅长的就是“低估自己当下的时间价值”,甚至“低估自己未来的时间价值”。

这就让精英能够以极低的价格(比如工资薪水)来收割普通人的时间,从而达到“低买高卖”的财富积累效应。

所以,当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这两种人的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 普通人采取的措施是:用时间狠狠地换上一小笔钱;
  • 高手采取的措施是:用钱狠狠地换上一箩筐时间,然后再狠狠地捞上一大笔钱。

你可能已经理解我的意思了:

如果可能的话,尽一切可能用钱换取时间。

但是,总有一些理性的人会这么认为:

  • 我知道拿钱换时间很重要;
  • 但是一旦我想拿钱换时间的时候,我会发现花出去的钱超过了我自己的收入;
  • 遇到这种情况,我宁愿省下这笔钱,自己花时间去做了,毕竟我要生活下去,怎么办?

事实是:讨论任何事情,都不能避开“程度”的问题。但是依然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是:

绝大多数人习惯用现在的收入水平来衡量自己是否应该用钱来购买时间。

但是真正应该比较的是:

  • 这段时间可能给你带来的潜在收入,就是你用未来的视角(至少3年后)来为这段时间标价;
  • 为了节省这段时间花掉的钱。

如果你说:我根本考虑不了那么远,我只看现在。

可能让你大跌眼镜的是:

实际上你很早之前就能考虑得很远,只不过你自己忘记了。

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根本考虑不了那么远”来思考,其实我们都不应该上学:

  • 因为上学的时候你几乎没有收入,大学期间平均下来每小时的收入可能连10块钱都不到;
  • 相反,你在同一时段花出去的学费可能远超过10块钱。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进行不合理的比较,比如:

很多人总是拿“刚毕业的硕士”和“刚毕业的本科生”来比工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

相对靠谱的比较应该是:

  • 刚毕业的硕士;
  • 刚工作两至三年的本科生。

也就是说:本科生的工作年限,取决于对方读硕士的年限。如果这个时候硕士的工资依然比本科生高,那我们才能说读硕士相对更有用。

你可能还会说:我愿意为上学投资是因为那时候是我爸妈给我掏的学费。

但是反过来考虑:

如今你为人父母了,为什么你还愿意为孩子付费上学呢?

按照上面的逻辑,从当下来看,送孩子上学一定是“赔本”的买卖啊。

事实是:

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知道用未来的价值来衡量今天的投资是否合理

按照概率来讲,虽然大部分孩子并不能够才华横溢或变得富有,你还是决定用金钱来投资孩子上学的时间,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去打工挣钱,来帮你省下这笔钱。

虽然这笔投资风险并不小,但是你还是做了,而且心甘情愿地做了,甚至砸锅卖铁也要做。

令人奇怪的是:

  • 在孩子身上,你就能看到未来,知道用钱购买时间;
  • 为什么在你自己身上,你就看不到未来,天天想着用时间来换钱呢?

这个逻辑不是前后矛盾么?甚至是“思维混乱”么?


还有一个可能会激起很多人“爱国主义情怀”,但是确实是鸵鸟心态的事实案例是:苹果电脑(不是广告)。

请注意:

我们不谈任何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品牌忠诚度的问题,我们只谈效率问题。

我曾经至少推荐过身边的15个朋友购买苹果电脑,得到的大多数反馈无非是:

  • 太贵了;
  • 常用的软件都装不了;
  • 苹果系统不会用;
  • 那是用来装X的东西,我不用;
  • 不能打游戏;
  • ……

这15个朋友当中,有4个朋友由于特别相信我的推荐,竟然“真的傻乎乎”去购买了(他们以前都用windows系统的笔记本),他们只问了我一句:这电脑没鼠标没问题吧?

我就回了句:

相信我,开机之后按照系统提示,一步步来。

然后,奇迹发生了。这4个人都“埋怨”我为什么不早一点推荐给他们,他们是这么说的: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没有鼠标真爽,我的鼠标手竟然好了;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这续航能力超长,出去办公一天都不用带充电器;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没有杀毒软件弹窗广告的日子真爽;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电脑再也不用关机了,开屏幕就能办公;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苹果系统真的太爽了,我的工作效率提升太多了;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苹果系统的软件比windows的软件好用太多了;
  • 你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如果以前早点用上,我得省下多少时间呐……

请注意:我不是给苹果电脑打广告,但是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是:

你在工具上省下的钱,都会变成麻烦回来纠缠你。

可以戏称为“麻烦守恒定律”:

麻烦的总量是一定的,解决麻烦是一个分配问题。其中,人承担一部分,工具承担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时间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的更多的是金钱。

况且,苹果电脑早就不是以前那样动辄一万两万的了,轻度办公的air系列,5000多元就可以买到,和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几乎同样的价格。

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就是“人云亦云”,甚至还傻乎乎地坚信他们是正确的且靠谱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

  • 应该用钱买时间;
  • 应该用钱购买趁手的工具。

但另个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

大部分人思前想后得出的答案是:

不知道。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为了省时间,不坐地铁而选择打车,然后在车上做着和地铁上一样的事情:打游戏、刷抖音,刷微博。

这不叫省时间,这叫:换个舒服的方式浪费时间。

如果我们深挖一些,会发现,拿钱换时间,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的目的是:

  • 为了每天有所积累,有所成长;
  • 把时间放到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上,从而让这件事逼你拿出时间,进而逼你拿钱去换更多的时间;
  • 这时你才会真正毫不犹豫地坚信:钱才是最便宜的资源。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你会发现:

大部分的兼职就是一个大坑。

兼职,就是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很多人选择兼职的原因是因为本职工作无法提供满意的收入,所以希望额外再多赚些钱。

这里经常被人们误解的是:

有钱赚总比没钱挣好。

问题在于由于你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你做兼职的时间极有可能是被廉价卖出去的,而你失去的却是原来打磨自己本专业的时间

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事实是:

在如今这个时代,职业人士比兼职的人多赚十倍都不止。

换个角度说:兼职消耗的其实是你成为专业人士的可能性。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已进行的勤工俭学可以理解。但是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应该立即启动预警。

你可能还会说:兼职可以给我带来丰富的社会经历啊!

事实是:

没有经受过合理市场考验的工作,给你带来的很可能是扭曲的体验。

也就是说当你在提供一项服务时,手里拿到的是远低于正常水准的工资,你一定得不到正常的市场反馈,那么这种反馈今后对你几乎没有正向的借鉴意义,扭曲体验甚至会反向塑造你的价值观。

钱挣的少了还好,但是:

不知道自己其实还有提升空间,还应该更加努力可就划不来了。

现在的时代很不错,即便你还在上学,也有机会在真实的市场尝试一下。利用假期的时间,尝试一些正常酬劳的工作,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

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

比起在校期间兼职赚的那些钱,更重要的是赶快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


你很可能会抱怨说:平时打个游戏,刷个抖音还行,但是一旦做正事,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事实是: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正事”通常来看都是困难的、枯燥的、很难让人集中注意力,想要逃避很正常,这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基因想要让你保存能量。

注意力就像肌肉一样,不可能一夜之间忽然增加,但是确实可以通过不断努力积累起来。今天练习了20分钟,明天就争取练习25分钟,要有耐心,每天有增长就行。

更有效的方法是一个我们小时候上学就学会的方法:

阅读的时候旁边放一个本子,边读边思考,把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开始会觉得困难,别怕,慢慢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思考会越来越深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如果发现还不行,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抄书”,把文字抄在纸上,你的思考会被强制调动起来。

总有那么一批人在思考一个问题:

有没有其他“更轻松”的方法?

答案很残酷:没有。


写在最后的话

大多数人都一直深陷在“钱比时间重要”的怪圈当中。

你会发现他们盲目地把自己的时间低价出售给市场,试图获得更多的金钱。

但是这种逻辑一旦被固定,他们的时间就会永远不够用,他们的体力也永远不够用。

甚至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大多数家庭不幸福的原因就是:相互之间投入的时间太少。

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把自己的时间低价出售给市场,他们还有什么时间来陪伴彼此?

我们可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祝近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究竟怎样正确地“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