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练凯文·斯托茨
山东鲁能马加特教练组的一名教练。
在中国也执教了一个赛季,
最近接受德国媒体采访,被问及哥们的感受,
结果他给出的答案让球迷切实感受到了真实是多么痛的事。
他先肯定德甲的水平很高,
(PS:这必须要承认。)
然后指出目前中超的本土中国球员只有一两个可以在德乙立足,
没错,只有一两个,还是德乙,跟德甲没毛线关系。
剩下的只能混混德丙和地区联赛。
也就是3到4级联赛的水平。
虽然中国足球水平确实不高,
但真的是不是像斯托茨所说,
这当然是无从考究的事,
因为在中国并没有活跃着来自德国俱乐部的球探。
可是他的另外一番言论可能才更靠谱。
他表示不懂中国球员为什么会出现:
教练刚刚布置的训练任务,
他们很快就忘记了,
而且需要教练不断的提醒才能巩固下来。
为什么说更靠谱,
因为这是他实践之后得到的结果。
无论如何,我们先况且相信他所说是事实。
那让大脸特别好奇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也是我忍不住想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转身就忘只有两种情况:
1、故意为之,就是内心抗拒。
2、无心为之,确实学习能力差。
你觉得哪种可能性大点?
前提是这些球员都是成年人,
并不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未成年球员。
答案显而易见,是第一种。
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是第二种,
因为有种刻意的联想让我觉得中国球员天然学习能力差,
所以教练讲完以后就忘了。
可仔细琢磨下,发现完全不是。
想想妈妈跟我们啰嗦时那个场景,
我们只要负责“嗯,好的,放心,知道了”这些“常用回答”外,
其实老妈讲了什么,我们大多数也是转身就忘。
我们记不住吗?真的不是。
从根上说,还是态度出现了问题。
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认真听从教练的任务安排,
真的上心了,那怎么可能会快速的忘记。
当确定了是态度出现问题后,
就要继续多问一层“为什么”时,真的很难回答了。
答案有球员们不喜欢这位斯托茨教练,
因为不喜欢一个人,天然会屏蔽他所说的一切,
就像我们上学时对待不爱的老师一样。
他的课就是不爱听,所以那科大多成绩也不好。
还有就是没有职业球员的素养,
这个话有点重,但不是没可能。
反正哪个教练说的话都一样,
职业生涯已经遇到天花板,
已经放弃自己,放弃进步的可能,
更多就是在球队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因为没有确切而实际的看到,
只是斯托茨的一面之词,
还是无法在最后下定论。
只能你自己给出一个你认为的答案。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我们的球员为什么不如饥似渴的向高薪聘请来的外教多多学习指教呢?
起码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球员有表现出积极在学习的态度,
那斯托茨肯定不会说这个言论,
而是会换成虽然中国球员天赋并不是很好,
但是他们很勤奋,很能吃苦。
可惜我们没有听到,
当然我有希望他有说,
只是媒体断章取义而已。
这有点像家里请了一个知名的家教,
但是不知道是孩子不喜欢,
还是家教有水分,
总之让人觉得钱是白花了,
起码看不到球员的进步。
当然,
无论最后这些教练来中国执教是为钱也好,为钱也好,还是为钱也好,
起码人家来了,
那我们既然钱也花了,
哪怕人家在德国是三流教练,
但看完跟哥伦比亚的热身赛后,
会让你觉得还是认真学点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