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误区》如何认识并走出自我成长、亲子关系和职场中的误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些人明明是因为贪吃才超重,却经常用易胖体质来当作减肥失败的借口;还有一些准点下班的公司职员,在业余时间不做自我提升,一味抱怨行业和公司没有前途。

怀有这些想法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选择寻找各种理由的支持。即使这些理由在外界看来站不住脚,但也让他们自己心安理得的不去面对问题。

用没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回避问题,这就是人们常常会陷入的一种误区。比如一些人常常会用“命运的安排”当作借口,来逃避问题,但这种逃避对走出困境毫无帮助。如果想走出这种误区,我们就需要停止逃避,直面困难。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你的误区》,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误区并走出误区的有效指南。本书作者曾经为许多大学生做过教育咨询,也为很多读者解答过个人成长方面的困惑。他发现,类似“找借口逃避问题”的误区,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从自我成长、亲子关系、职场领域三方面,指出了人们的常见误区,并阐述了走出误区的方法。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如何认识并走出自我成长中的误区?第二部分是如何认识并走出亲子关系中的误区?第三部分是如何认识并走出职场领域的误区?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内容:如何认识并走出自我成长中的误区?

现代人时常会被焦虑情绪所困扰,这种焦虑在书中被作者概括为两种情绪:对过去的内疚、对将来的忧虑。

许多人常常会把心怀内疚看作是勇于担责的表现,把忧虑未来看作是对未来负责的做法。实际上,一些人只是拿内疚当借口,希望借此减轻责罚;那些始终把忧虑挂在嘴边的人,也会经常用计划不周全作为行动拖延的借口。

作者指出,内疚与忧虑,除了让人把时间浪费在过去和将来的想法上,并不能对解决问题有任何帮助。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内疚和忧虑的误区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两点建议。

第一、学会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需要我们放下对过去的执着,或者通过当下的行动将注意力从忧虑上移开。

在书中,作者建议我们把自己内疚或忧虑的事情列成清单,然后再对清单上的每一件事做出评估。当我们排除那些已经过去而且并不重要的事情后,就能够专注解决剩下的重要问题了。

第二、要给自己时间,切忌急功近利。

走出以往习惯的舒适区,学会活在当下,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允许自己花一定时间经历这个过程。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作者早就知道,过分忧虑对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但他在出差去国外工作时,依然会担心刚上小学的女儿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作者也花了挺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让自己的注意力从对女儿的担心上回到工作中来。

连作者这样的专家也会偶尔被习惯性的焦虑所影响,这说明活在当下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如果你要求自己的学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并不合理,毕竟欲速则不达,只有学会活在当下,避免过分忧虑,才能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部分内容:如何认识并走出亲子关系中的误区?

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过程中,两代人的认知差异会导致误区的出现。比如说,寻求独立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追求,但独立带来的分离会让父母们变得孤单,产生安全感危机。于是,为了能够不和孩子分离,许多父母会以“孝顺老人”、“生病需要照顾”等理由来说服子女陪伴自己。

父母的这种做法就陷入了亲子关系中的误区,子女的陪伴虽然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是会伤害子女的独立性。

为了帮助父母和子女走出亲子关系中的误区,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父母不要把孩子的独立视作背叛。

著名诗人纪伯伦在《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中写道: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与子女的分离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但这种难过其实是一种错觉。

作者在书中曾提到一部名为《熊的世界》的迪士尼影片。在这部影片中,熊妈妈在两只熊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中,就教会了它们捕猎、爬树和自保等技能。等到小熊们可以独自活动后,熊妈妈就毅然选择永远离开,并没有把小熊们的独立生活视作背叛。

子女的独立并不等于和父母断绝关系。作为父母,他们应该有这份勇气去面对孩子的分离。

其次,父母要拥有满足自我安全感的能力。

许多持有传统观念的父母会认为,只有子女天天陪伴在身边才能让自己安心,但这常常会和子女寻求独立的想法发生冲突,父母只有掌握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在安全感。

具体来说,父母除了可以做好相应的养老储蓄准备,还可以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让自己建立一份能够基本不依赖外界的安全感。

再次,父母要允许自己适度依赖子女。

消除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安全感矛盾,不是要求父母凡事都靠自己,而是在自我承担和依赖子女之间找到平衡点。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优秀父母的做法,而允许自己依赖子女的父母则能更好地维护亲情。只要父母不是凡事都推给子女来承担,他们就可以和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部分:如何认识和走出职场领域的误区?

在职场中,许多人会为了公平,而走入过分追求公平的误区。比如我做的工作比较多,但收入却比别人少;我进公司的时间更长,领导却提拔了后来的同事;我曾帮助过的同事,却没有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我。这些经历都会让我们心生不满。

在作者看来,这些人看似受了莫大的委屈,但却并不值得被同情。追求公平能让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能赢得他人的同情。但这些道德和心理上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公平。

要想走出追求公平的误区,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认清现实,放弃绝对公平幻想。

相对的公平可以实现,但绝对的公平则不存在。在书中,作者曾提到动物世界食物链中的不公平:美洲豹吃土狼是对土狼的不公平,土狼吃蜜獾又变成了对蜜獾的不公平。职场中广泛存在的不公平就和动物间的较量一样,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一旦遭遇到不公平就陷入负面情绪,其实只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第二点是不要放弃争取公平,但不宜执着于维权。

面对不公平对待时,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是每个人的正当权利。但过分坚持会让当前的行动停滞不前,还会带来新的损失,这就让我们没有继续坚持的必要了。

第三点是不要用记账的做法来维护公平。

很多人会在心里设立一个情感账户,把自己对他人的付出存进账户,希望得到别人同等的回报。这种记账的做法,看似在维护公平,但只会被当成小气的人,还会破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好了,讲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了如何认识和走出自我成长中的误区。作者希望我们学会活在当下,排除内疚和忧虑的干扰;其次,我们讲了如何认识和走出亲子关系中的误区。父母应当接受子女的独立,要懂得依靠自己来满足安全感需求;最后,我们讲了如何认识和走出职场领域的误区。职场中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放弃对于绝对公平的执着。

当今社会的快速变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也对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走出误区的方法,让自己在应对挑战时少走弯路、少进误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误区》如何认识并走出自我成长、亲子关系和职场中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