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去做重要的事情了吗?

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区别是,成功者知道什么是重要事值得花时间。

鸡鸣狗盗的孟尝君

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 [1] 封为丞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秦。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孟尝君担任过三个强国的相国,为何还落得身死族灭?

王安石曾经点评战国时期很有名的齐国的孟尝君,他说世人全都称赞孟尝君能够收拢天下的人心,各种人才全都愿意为他所用,鸡鸣狗盗之徒他也都能用起来。王安石非常看不上,他说就凭齐国那么强大,要真能得到一个人才,绝对就能压制住秦国称霸,你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吗?正是因为孟尝君门下有一堆鸡鸣狗盗之徒,所以真正的人才才不来。

第一次看到王安石对孟尝君的评价非常毁三观,但是细心品味真的入木三分。

孟尝君看似珍惜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鸡鸣狗盗也重用。但后果真有大才的人不会来的。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鸡鸣狗盗在一起,很难吸引到大能力的人效忠。

鸡鸣狗盗之类的普通人才,数量众多,吸引过来很容易,只有孟尝君稍微降低身份,就可以让对方感恩戴德,难道系数非常低。

而且短期确实划算,花小钱办大事。

可惜长期而言,没有真正人才效力,后果很可悲。

小气吝啬的楚霸王

《用间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楚汉王战必胜,楚霸王最后乌江自刎,自身小气吝啬是很重要的原因。

楚汉相争,刘邦的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花钱买下来的。

1.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里达一年之久,陈平在这个时候献上一个计策,让刘邦从仓库里面拨出四万斤黄金给他去买通楚军将领,来施离间计,使项羽疏远了钟离眛,又撵走了范增,最终刘邦得以突围而去。

2.鸿门宴刘邦安然离开,原因项羽的叔父项伯,就是刘邦在项羽身边最大的间谍,被重金收买。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封项伯为射阳侯并且赐姓刘,项伯改叫刘伯了。

3.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之后,张良就把刘邦给他的赏赐全部拿去送给项伯,自己一分不留。刘邦听说以后,又给张良更多的财物让他再去送给项伯,并托项伯跟项羽说他想要汉中的全部土地,项羽也答应了

刘邦一直挥金如土,丝毫不吝啬钱财,因为目标是天下,去去金钱赏赐算什么?

项羽完全相反,非常吝啬钱财将士谁病了就赶紧去看望,而且还陪着哭,把自己的吃喝都分给他。

但等到属下将领要论功行赏的时候,官印都刻好了,项羽就是舍不得给出去,把印拿在手里磨啊磨,印角都磨圆了就是舍不得给出去。

刘邦和项羽争夺的是天下,金钱官爵都是浮云,能花钱搞定的事不是事。

刘邦明白所以获取了天下。

不爱学习的大众

大部分人都是每天关注鸡毛蒜皮没小事,不可能有时间去研究真正有意义,能改变自己生活的大事。

无数在吃的生活苦,但从来不吃学习的苦。

1.吃了学习的苦,是否能收到意想中的效果,谁都没把握,因此很多人觉得学了也没用,不愿意做。

2.学习的苦,常常不是吃一两天就可以的,很多人没有这个耐心。

3.学习的事情,不如很多工作的紧迫性那么强,因此工作一忙,就把学习的事情扔一边了,反复几次,就干脆不学了。

核心:见效慢,没耐心,没时间。

任何短期快乐的东西,长期而言都会有害

追求短期满足幸福,不去吃学习的苦,天天关注小事,不去提高自己,注定一直吃生活的苦。

要事思维

人的时间是一样,但是成就是不一样。

核心是要事思维,每天最重要事情是什么。

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应该完成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完成含金量很低的紧急不重要事情。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每天都去做重要的事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