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阴阳的相互作用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解读)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说:阴阳是宇宙中的规律,是天地事物的纲领本源,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是精神活动的根基治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去进行诊断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所以阳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阴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阴性柔和而安静,阳性刚强而躁动,阳主萌,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主万物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寒极会生热,热极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下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泻的病。浊阴在上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因此疾病的开始就是自然阴阳运行失常导致的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所以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为地地气上升成为云地面上的水湿之气蒸腾上升成为了云,天气下降变成雨天空中的云雾之气下降成为了雨),雨源出于地气雨是由地气上升的云转化而成的,云出自于天气云是天空中的下降的雨蒸发而成的。清阳出于上窍身体中的青阳之气出入为上窍的眼耳口鼻,浊阴出于下窍身体中的浊阴之气出入为下窍的二阴。清阳从腠理发泄青阳之气开发于身体的肌肤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浊阴之气内走于身体内部的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内走于六腑就是正常情况下营养的吸收和糟粕的排出必须是符合自然阴阳的

今天学习了阴阳的相互作用和自然规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这里多说一下,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性能同样不离阴阳,从药物寒、热、温、凉四气来看:寒凉属阴,温热属阳。针对阴阳的盛衰情况,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中医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为准则,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患者阳盛,就以寒凉属性药物为主进行治疗;患者阴盛,就以温热属性药物为主进行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阴阳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