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成绩了:一个数字,改变的人生

01

从今天起,各地高考分数开始陆续放榜了。

这一天,会是很多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正在经历高考的,寒窗苦读十二年,只是为了今天得到满意的分数;曾经经历过高考的,回忆起当年高考查分的紧张心情,会心一笑;还没有经历高考的,以此作为自己的警醒,“我还有机会”。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高考出分前紧张又纠结的心情真是让人抓狂。

备考时,曾万分焦急的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得到解脱。可真正要到经历时,却又无论如何没法去面对那个数字,怕被随之而来的失望和悲伤支配。

如果期望太高,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期望太低,却又是自欺欺人。

于是,你关闭了心中所有翻江倒海的情绪,将他们屏蔽了九霄云外,索性麻痹自己,不去感受。

然后,你看到了那个数字。

02

高考出分这一天,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无论那个数字是让你欢喜,还是让你忧愁,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高考带给我们的,是给我们的学校生活画上的句号,本质是只是一个数字。

你可以搬出那个公认的理论,每天接受焦虑的轰炸:高考不考一个好分数,怎么上个好大学?不上个好大学,怎么找个好工作?不找个好工作,怎么拥有美好生活?没有美好生活,怎么找个好对象?....

这套理论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只要高考有一个好分数,你的人生就圆满了。

这个逻辑的漏洞其实很明显:高考,很多时候都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

曾经有一位非常有“觉悟”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高考考出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大学,完全包办他的生活中的一切:每天为他穿衣服,喂他吃饭,送他去上学,完全断绝他的社交和娱乐,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学习。结果呢?儿子虽然以当地的状元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大学退学了。

反观当代的成功企业家,很多人的高考也曾经并不理想。马云曾经高考考了三次考上浙江师范大学,俞敏洪也落榜了两次才考上北大西语系。

其中的反差十分具有讽刺意味,但也却显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成功从来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它需要我们去广泛的学习,接受各种各样的锤炼,不断的进步。终身学习才是通往成功更靠谱的跑道。

所以,考的不好不用过分的懊悔和自责,考的好也不用太过于放松。高考结束不是人生试炼的结束,而是一个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局的机会,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03

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有什么期待呢?

想想也很奇妙。一直到高中,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预期就是一心扑在学习上,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操心。

可事实上,经历了大学四年后,老师和家长就希望我们能成长为一个身心成熟的成年人,准备好社会的考验,承担起成年人的义务。

这样突如其来的反转让不少大学生开始迷茫:当初考上一个好大学,不光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更多的还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那高考结束之后,我应该何去何从?我的人生应该走向何方?

我们可以继续参考父母的建议,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

我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可以涉猎广泛,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当然,无论怎么选,都是个人选择,其他人没有理由去干涉和评判。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是个人认知高速成长的阶段。

在大学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同学,大学时期和他们的交往可能会影响我们日后的人生决定;

在大学里,我们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不同的岗位上实习,和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同时积攒社会经验和行业知识;

在大学里,你会学着坚强独立将眼泪咽回肚子,变成一个大人,独立自主有判断。

总之,我们在大学中的期待,应起步于学习,但超越学习。多去看,多去听,多去观察,珍惜大学时光带给我们的洗礼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出成绩了:一个数字,改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