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降房价,才能救经济

2023已经过半,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可以说是有点低于预期,除了三月份有个小高潮之外,其他月份均表现平平。目前正值毕业季,一千多万的年轻大军又涌入了就业市场,着实压力不小。面对这种状况,又有专家就建议,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救楼市,把房地产再炒起来,经济自然会好起来。毕竟房地产是源头产业,带动几百个相关行业,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的就业。

我们先不管这种论调正确与否。我们就谈谈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到底应该怎么救?我的观点就是:一线城市不用救,二线城市救不得,三线城市没法救。


先说说一线城市为啥不用救?一线城市目前所表现的交易量疲软并不是需求下降,而是虚高的价格阻碍了广大购房者的热情。这两个月,表现比较抢眼的上海和深圳,均出现了一日扫光、排队抢购的的盛况。

5月份上海云锦东方认筹,创造了让亿万富豪烈日下排队的精彩画面,直接把上证指数都拉低了几个点。即使开发商祭出了500万认购金,首套900万、二套2900万的冻资这种变态要求,依然没有阻挡住富豪们对这个楼盘的热情。认购一天便创造了667%的认购记录,5800万起的价格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什么叫豪横。

6月12号,深圳香蜜湖板块的海德园开盘,备案价12.6万,几小时后便宣告售罄。6月24日,前海深业云海湾开盘,单价9万6,当日去化94%。

以上这些楼盘的热销,丝毫感觉不出半点楼市凉爽的意思。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项目售楼处冷冷清清,一个月几乎出不了几套呢?其本质就是价格

这些明星热销楼盘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比周边二手房便宜不止一点点。上海的云锦东方比早期的一期每平米便宜近8万,只要买到一套,最低就有2000万的差价。深圳的海德园,比周边的二手房便宜近5万,买到一套,最低也有500万以上的价差。

所以,一线城市不是房子卖不掉,而是价格没降到位,只要价格合理,不太离谱,热销、日光必将随处可见。毕竟现在的价格,很多都已经回到5年前的位置了。所以,对一线城市来说,限购限贷依旧是主旋律,没有丝毫放松的意思,更谈不上要去救了。


再说说二线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重庆杭州苏州南京西安等这些城市,这些城市的策略就是救不得。因为你救它一分,它就给你要两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得寸进尺。你给它按压心脏,它就要你上呼吸机,你上了呼吸机,它还想进ICU。总之一句话,你越救它,它就越要死给你看。

这些城市这几年的扩张速度实在太快,二环三环已经圈不住他们了,五环六环都要都要守不住边界了,你给它政策,它就会扩张,政策给的越宽松,他们扩张的步伐越大胆。比如像武汉,东边有长江新区,南边有光谷,西边有车谷,北边还有空港副城,哪一个都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总之,东南西北中,没有哪块不重要。成都重庆西安也是如此,这些城市中心城区的房子也不愁卖,但他们却偏偏要扩张,用城乡结合部的地段非要卖市中心的价格,这样的城市你救就是个无底洞,再多的政策都满足不了他们日益扩张的步伐。


最后就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特点就是没法救。百分之七八十的三线城市,除了房地产,已经没有别的产业了。持续十多年的城市化,让这些地区发展的特别爽,地方政府除了卖地,再也不会别的招了。以至于很多城市高楼林立,但空置率极高。一到晚上放眼望去,除了黑灯瞎火的房子,你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城市原有的市井气烟火气已经看不到了。整个城市除了政府国企事业单位比较忙活之外,然后就是满街冷冷清清的餐馆,偶尔假期里稍微红火几天,假期一过,又是一地鸡毛。城市里最火爆的地方就是医院,挤满了看病的老年人。所以,像这样的城市你怎么救呢?它都在ICU里待了好几年了,用再大的招也没什么用。

所以,这种三线以下的包括县城的房地产市场,其实真的没法救。如果非要救,那只能让他们在房地产之外开辟新的出路,只有其他产业发展起来了,购买力上来了,楼市也才会重回昔日辉煌。


综合以上观点,目前救楼市唯一靠谱的方法就是降价。把价格降到合理区间,楼市自然还会多喘息一会。那么价格多少才合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再纵向对比,拿三年前五年前的数据对比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横向对比,跟国际主流城市主流市场接轨,看看其他国家的房价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目前国际大中城市的房价基本都是可以和租金挂钩的,国际上的主流城市,无论是纽约、东京、首尔、伦敦、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这些主要大都市,还是日本的大板、韩国的釜山等这些国际二线城市,他们的房价都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租金年化收益比在房价的3-6%区间,这基本上就是房价的一个合理范围。

而反观我们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租金严重与房价背离,租金收益普遍在1%左右,北上广深一千万的豪宅,一年租金才收10万,这种回报率简直低到令人发指。租金是衡量一个城市实际居住需求的重要指标,租金低反应的就是资产价格虚高泡沫严重,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其实就两条:

第一条,降房价以匹配租金收益。考虑到国情等因素,即使达不到国际普遍的3%的收益比,至少也要在2.5%上下,这样房子定价才相对合理。

第二条,提高租金以匹配房价。这是一条影响面低但执行难度非常大的路。提租金的本质就是提高全民工资收益,只有大家的收入提升了,租金收益自然才会水涨船高。当租金收益高了,租房的人才会偏向于买房,这样房地产才就可能实现软着陆。

这两条思路,第一条执行起来容易,但影响面大,造成的社会冲击力也会大很多,所以基本上现在是零星选择。市场上有些新项目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最近深圳热销的丹华公馆价格比去年直降一万多,端午节三天就卖了一百多套,比周边的二手房每平米便宜近两万,现在的租金回报率已经能达到2.8%左右,应该说这个价格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58平的loft,总价380万,可以做成四房,未来出租8千块每月没有任何压力。另外,作为一个住宅属性的楼盘,却可以享受全国不限购这个待遇,只要是国内身份证,都可以购买,这个政策过去只有公寓有,丹华公馆能有这种待遇在深圳也是绝无仅有。所以,只要把价格打到底,就一定不愁销路。

关于这个项目的更多信息,如果想了解,我会在直播间里跟大家深入交谈。私信我,到时候我通知你。


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高,但一线城市的安全边界也高,用租金反推是衡量项目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所以,房子到底能值多少钱,关键还是取决于居住的价值,而居住价值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租金收益。

租金收益大于2.5%,未来即使楼市有波动,影响面也是比较小的。相反,哪些动辄只有1%租金收益的房子,未来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我建议持有这些资产的人,尽量抓紧时间套现,或者换成租金收益比高的资产。这样,即使未来房价有下降的可能,你也不用过分担心。以目前的通胀速率,只要资产租金收益在3%左右,安全边界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对于手里握有大量现金的人来说,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被M2给吓着,目前经济整体形势不太明朗,M2数字虽然很高,但基本没有流入到楼市股市这些区域,大部分都还在国央企之间空转,更多的则是去填帮地方政府填坑了(海量地方债)。现在需要的就是谋定而后动,留够生活用的现金,其余的钱可以去一线城市捡漏。遇到优质项目,果断出手。公寓住宅回迁房甚至小产权,一线城市的这些产品都比任何二线城市的价值高得多的多,安全边际也要高很多。

现在的投资法则就这几个字:安全/优质的资产。安全是底线,优质是基本原则,实在不知道如何计算价值,就用租金倒推。2.5%年化收益就是安全底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有降房价,才能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