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学习的线性回归中,我们的预测值都是任意的连续值,例如预测房价。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分类问题,而逻辑回归是一个解决分类问题的模型,其预测值是离散的。
分类问题又包括二分类问题与多分类问题,对于二分类问题来说,预测值只可能是\否即1\0,
对于多分类问题来说,预测值可能是多个分类中的一个,例如我输入的是一些动物的图片,我想让模型辨认这些是什么动物,我可以设定预测值1代表模型认为输入是一只猫,预测值2代表模型认为输入是一只狗,预测值3代表模型认为输入是一只猪。
如果有这样一个场景,输入x为肿瘤的大小,而需要预测是否是恶性的。接下来我们仍然使用线性回归模型,但如果我们这增设这样一个阈值
这样一来,所有预测值都将变成1或者0,实现了分类的目的
对于线性回归的模型来说,其输出值是任意的,常常会远远大于1或者远远小于0,仅仅上述的阈值可能并不会起到作用或者效果很差。
对此,逻辑回归会先将所有预测值通过sigmoid 函数映射到[0,1]区间,函数表达式和图像如下图
sigmoid 函数是一个非线性函数,当x大于0时,输出值大于0.5,当x<0时输出值小于0.5
最终我们得到逻辑回归的模型如下
作用是,对于给定的输入变量,通过参数计算输出变量为1的可能性是多少
假如对于一个输入x,最终计算出=0.7,则模型认为有70%的可能其为正向类(=1),相反负向类的可能性就为1-0.7=0.3
最后在分类时,再入加上之前的阈值
所以逻辑回归就是线性回归再嵌套一个非线性的sigmoid函数,其本质还是回归
假如分类这样一些数据,‘x’为1,圈为0
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
假设经过训练我们得到了这样一组参数,于是得到嵌套在逻辑回归里的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逻辑回归的原理当时预测1,当时预测0,于是分隔情况就是,我们可以画出这个直线
这条线便是模型的决策边界
如果是这样的数据
得到参数
同样的原理,得到其决策边界,是一个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圆
根据上述的理论可以知道,逻辑回归的和线性回归的本质是一样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损失函数也可以用MSE。
在线性回归中损失函数如下
得到的是一个非凸函数(non-convexfunction),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梯度下降法寻找全局最小值,很可能停留在在某个局部极小值
介于上述问题,对于二分类逻辑回归来说,使用的是对数损失函数。
对于一个样本来说,预测值会有1和0两种情况,对应两个损失值
(log一般以e为底)
当实际y=1时,如果预测值=1,此时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代入上式计算误差为0,如果预测值不为1,代表模型没有100%的把握认为这是正向类的,此时误差会随着的减小而变大。
当实际y=0时,如果预测值=0,此时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代入上式计算误差为0,如果预测值不为0,代表模型没有100%的把握认为这是负向类的,此时误差会随着的增大而变大。
将这两种情况合在一起
再求和取平均得到最终损失函数表达式
采用矩阵的形式表达
矩阵表达式为
使用梯度下降
矩阵表达式为
多分类逻辑回归的实现依赖于二分类
将其中一个类标记为正向类,然后将其他类都标记为负向类,得到一个模型,接着选择另外一个类标记为正向类,然后将其他类都标记为负向类,又得到一个模型,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模型,假设有k个类
,i=(1,2,3,4……k)
训练好这一系列模型后,对于一个输入x,让其在所有的分类器都得到一个输出,最后选择一个max作为最终的输出
ex2data1数据集包含100行数据前两列是学生的两种考试的成绩,最后一列是他们被是否录取。需要根据学生的两种考试的成绩来预测他们被是否录取。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ata = pd.read_csv('ex2data1.txt',names=['exam1','exam2','admitted'])
data.head()
# 根据admitted的值分类
plt.scatter(positive['exam1'],positive['exam2'],marker='o',label='Admitted')
plt.scatter(negative['exam1'],negative['exam2'],marker='x',label='Not Admitted')
plt.xlabel('Exam1 Score')
plt.ylabel('Exam2 Score')
plt.legend()
plt.show()
data.insert(0,'ones',1)
X = data.iloc[:,0:-1].values
y = data.iloc[:,-1].values
y = y.reshape(100,1)
def sigmoid(z):
return 1/(1+np.exp(-z))
def lossFunction(X,y,theta):
m = len(X)
h = sigmoid(X@theta)
return (1/m)*np.sum([email protected](h)-(1-y)[email protected](1-h))
5.模型训练
def train(X,y,alpha,epochs):
loss_history = []
theta = np.random.rand(3,1)
for i in range(epochs):
m = len(X)
h = sigmoid(X@theta)
theta = theta - (alpha/m)*X.T@(h-y)
current_loss = lossFunction(X,y,theta)
loss_history.append(current_loss)
if (i+1) % 100 == 0:
print("epochs={},current_loss={}".format(i+1,current_loss))
# 绘制损失函数图像
plt.plot(range(1,epochs+1),loss_histor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title('Loss Curve')
plt.show()
return theta
# 参数
alpha = 0.1
epochs = 1000
theta = train(X,y,alpha,epochs)
admitted = X[y.flatten() == 1]
not_admitted = X[y.flatten() == 0]
plt.scatter(admitted[:, 1], admitted[:, 2], label='Admitted', marker='o')
plt.scatter(not_admitted[:, 1], not_admitted[:, 2], label='Not Admitted', marker='x')
plt.xlabel('Exam 1 score')
plt.ylabel('Exam 2 score')
# 绘制决策边界
plot_x = np.array([min(X[:, 1]) - 2, max(X[:, 1]) + 2])
plot_y = (-1 / theta[2]) * (theta[1] * plot_x + theta[0])
plt.plot(plot_x, plot_y, label='Decision Boundary')
plt.legend()
pl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