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读后笔记(三)

结构层


在定义好用户需求并排序好优先级别之后,我们对于最终差您将会包括什么特性已经有了清楚的图像,然而这些需求并没有说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片段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范围层的上面一层:为网站建立一个概念结构。

结构层适当的将我们的关注点从抽象的决策与范围问题,转移到更能影响最后的用户体验的具体因素,传统的软件开发行业,涉及"为用户设计结构化体验"的方法被称为交互设计。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信息架构来构建用户体验。这两个都强调一个重点: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与其针对机器的最佳工作方式来设计系统,还不如设计一个对用户而言最好的系统,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么样工作”的观点成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用于在交互设计的开发过程中保持使用方式的一致性的,交互设计会处理每一个级别的错误,以确保更高比例的用户能有积极的体验。

信息架构

  • 信息架构所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信息架构关注的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具有意义
  • 信息架构要求创建分类体系,创建分类体系的方法有从上向下和从下向上,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唯一可避免两者缺点的方法是在两种方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一个高效结构的优点就是具备“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的能力
  • 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
  • 节点的结构包括层级结构(树状、辐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 节点在信息架构是依据组织原则来安置的
  • 我们的困难不是创建一个结构,而是在创建一个能与“我们的目标”和“用户的需求”相对应、正确的结构
  • 成功的用户体验,就是能事先预知用户的期望并将其带入到设计当中去
  • “使用客户的语言”并且“保持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用来强调一致性的工具称为受控词典
  • 元数据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即以一个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内容的信息。

框架层


在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来自我们的战略目标的需求。在框架层,我们要更进一步的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能让晦涩的结构变得实在。对于功能性产品,我们通过界面设计来确定框架,对于信息型产品,要解决的问题是导航设计,但是这两者都应解决信息设计这一方面。

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这属于界面设计。
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这是导航设计。
传达想法给用户,那就是信息设计。

  • 传统的习惯并非一定要死守,当某种方式有着不错的收益时,应该谨慎的试着违背一些习惯。

  • 有效的使用比喻,即减少用户在理解你的产品时对猜测的要求。

  • 界面设计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

  • 设计复杂系统的界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弄清楚用户不需要哪些东西,并减少他们的可发现性。

  • 导航设计必须完成以下三个目标:
    ① 提供用户一种在网页间跳转的方法
    ② 元素与所包含内容之间的关系
    ③ 内容与当前用户浏览页面之间的关系
    多重导航系统:
    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远程导航,网络地图,索引表

  • 将信息设计和导航设计结合到一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支持指示标识。

  • 页面布局是将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放置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内在凝聚力的架构,这个架构的具体文档的展示方式为线框图。

  • 线框图是整合在框架层的全部三种要素的方法:通过安排和选择界面元素来整合界面设计;通过识别和定义核心导航系统来整合导航设计;通过放置和排列信息组成部分的优先级来整合信息设计。

表现层


在这五个模型的顶端,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产品用户会首先注意到的地方:感知设计,这里,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缠身一个最终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感受。

  • 表现层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涉及到视觉设计,在视觉设计中,我们用于吸引用户注意的一个主要工具就是对比。

  • 在你的设计中保持一致性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使你的设计有效地传达信息,而不会导致用户迷惑或焦虑。“一致性”在视觉设计的许多不同方面都会起到作用。

  • 内部和外部的一致性:
    ① 内部一致性的问题。这是说,在产品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反映了不同的设计方法。
    ② 外部一致性的问题。这是说,这个产品没有在同一个企业的其他产品中,反映出被使用的,相同的设计方法。

  • 配色方案与排版对于品牌形象的建立,以及对于公众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 在视觉设计领域中对线框图最直接的模拟是视觉模型或设计合成品。

  • 承载这些设计决策的权威性文档是风格指南。这个汇总文档确定了视觉设计的每个方面,从最大到最小的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体验要素》读后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