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老师评课

图片发自App


评课这件事,其实是从做教师之初就开始了,只是评的水平有高下之别罢了。先前也曾经不痛不痒地评过一些课,有时是组内公开课,有时是校内公开课,若要是市级的教研,各类比赛的评课,就更是蜻蜓点水了。具体说来,有时各人见解不同,有时评课人患得患失,抑或人微言轻,评课时也容易伤了和气,再加上顾及面子等问题,很多场合的评课往往是不到位的,只是象征性地说一点,往往无法触及到问题根本。

早年看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对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了基本的认识,后面评课过程中却一直没有用上。再后来,岗位调整,想到评课是否有专门的书需要读一读,求助名师,张玉新老师寄来了新作《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让我从中汲取营养。今天,观摩了三节研讨课,听董老师的一番评课后,我对评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图片发自App


我所见过先前的评课过程中,往往从教师的仪态入手,某些环节的设置,学生的表现,一些零碎的认识,某个知识点的处理等等,往往没有整体的感知和认识,或者授课教师也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感较为欠缺。如一篇说明文,这节课的重点要突出什么,如何体现,如何落实,在这个重点的前提下,哪些内容还需要提及,涉及到什么程度,教师都是需要清楚的。

在整体感的基础上,要注重课堂上的掌握,即课堂的文化氛围。有的老师紧紧地把线攥在手中,稍微往前一点,学生刚一探头,立刻拉回来,学生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度地限制了,他们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劲头,慢慢地,课堂上就懈怠了。

图片发自App


如果做到了这几点,就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流动和发展。即教学内容的落实通过什么学习活动才有效呢?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否有准确的预判,知识点的落实和课堂的推进有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他这节课的学习和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在哪里?这都是这节课需要思考的内容。

最后,就是对于课堂的总结。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各个细节板块,而忽略了整体的感知。哪怕是部分逐一突破,也没有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总结。板书是最有效的总结手段,我们所说的板书并不是要花里胡哨的设计,哪怕是几个字,也能清晰地串起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感。

有了整体感,便是部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对于教材的研读和深挖,我们不能停留在先前的认知水平,或者是教参的一些资料上。而要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尝试回答它们,慢慢就明白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

图片发自App


诸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什么是“自信力”,这和“自信”有什么不同?对于时代较远的作品,更要联系到今天思考其价值。为什么今天没有这样的情况,而当时有?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不是清楚了吗。诗歌中的锤炼就更重要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草木深”有何深意,学生可以理解吗?等问题不能不思考。前提是教师得去想,想明白再从学生的接受层面去研究和思考。

图片发自App


同时,一篇文章的价值并非只存在在知识能力层面,如学这一文就是为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那一篇就是为了学习论证手法,论据的选择。那背后的精神,长期以来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不容忽视的。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中国的脊梁”精神,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大众;在《中国石拱桥》中提及的中国石拱桥取得巨大成就原因的分析上,在科学技术层面之外的人文层面上做些思考和探索。

最后,摘录两句董老师评课中几句振聋发聩的话作结:“课堂上教师不能乱说话,对学生讲话(要负责),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要分清问题,是问题就问,不是问题就自己说出来,不能模棱两可。”评课是一门学问,但前提是我们评课中,一定在直面问题,以诚相待,——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董老师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