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究竟是“老死”还是“横死”?书里找答案,有趣不简单。

七月末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唐丰叶的《简说西周史》。

鉴于书名中有“简说”两个字,我估计这本书页码大约是两三百页,两三天就能看完。我完全没料到的是,它实际上多达四百七十页,虽然是简装,厚度却超过一元硬币的直径。内页排版紧凑,内容丰富详实。

书中有关西周的历史,真的很详细,我真没看出来哪里能称得上“简说”。可见,做学问的人真的是严谨,凡是说不尽道不完、没有彻底弄明白的,都谦虚地叫“简说”!

市面上讲历史的书籍,最爱讲唐宋明清,《唐朝大历史》、《唐朝穿越指南》、《识宋》、《探明:他们的明朝》、《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通史》和《大清十二帝》等历史书籍层出不穷,一版再版,这些朝代的皇帝几乎连内裤穿什么颜色都被扒了个底掉。

正史类的书籍,讲秦朝之前的朝代的还真少,除了《史记·周本纪》,能系统讲西周的历史类书籍非常少见,更别说能像上面那些书一样有趣的西周史。

我对西周的印象始于封神榜,剧中,姜子牙、比干、妲己等一众被神化的人物特别有趣。然而中学历史课上,讲的始终是诸侯的情况,劳动人民的生活,感觉相当的枯燥。历史课告诉我们:神话只是神话,我们可以心存兴趣,但不能把神话当历史。

图片发自App

这本《简说西周史》看起来是了解西周历史的一个好途径。它不但尽可能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周,把一些过去尚有疑问的历史事件讲的很透彻。他还系统讲西周的历史,把西周历史讲的生动、有趣。

我们寻常人看历史,不会去扒历史的文献,多会结合有趣的历史故事了解历史。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选择。

那么,这本书究竟是怎么个“生动、有趣透彻法”呢?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比如:文王究竟是老死的还是横死的?

目前,史学界以文王老死为主流观点。但也有人根据后世的记载,认为武王伐纣时带着文王的牌位“寻仇”,所以文王应该是被商纣弄死的,是为“横死”。

图片发自App

《简说西周史》分析了商朝和周朝的文化和习俗,认为那个朝代带着祖先牌位上战场是再符合习俗不过的事情。

而讨伐时用的由头“朕文考无罪”,很有可能是以“文王被囚禁七年”拉仇恨,跟文王的死无关。

所以,作者支持“文王老死”的观点。

再比如:孟津观兵是传说还是事实?

唐丰叶在书中,以先秦典籍为依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这些疑问有关的历史典籍进行详细的分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还顺便分析了历史上有错误记载的原因,有理有据,生动有趣。

例如:唐丰叶分析《史记》中记载的“孟津观兵”究竟是真是假的时候,根据发现的史料推断,司马迁能拿到的历史资料中对武王伐纣发生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于是司马迁就采纳了两个时间点,如果前面一次伐纣成功,肯定不会有第二次啊,所以,第一次应该是去孟津观兵来着,第二次才是真正的伐纣。

要知道,武王所处的时代,生产力还很落后,伐纣可是劳命伤财的,怎么可能劳师动众去孟津观兵?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武王即是懂领兵打仗,必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孟津应该是伐纣那会儿去的。

《史记》中将“孟津观兵”和“武王伐纣”作为两件事来记载,这说明司马迁“尽信书”了,可能他当时也是实在没办法解释,权衡之后只好这么选择,保留了两个时间点,为了圆其说,又推论出了“孟津观兵”这个事儿。

除了以上两点,作者还在《简说西周史》中,就很多历史事件提出疑问,指出了不合理,并通过考证和分析给出了答案。

全书内容逻辑清晰,如同教科书般严谨。

但作者叙述事件,分析问题时,所用的语言生动、有趣、接地气。因而,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历史小白了解西周史的科普读物。

《简说西周史》叙述的西周历史,“简说”却不简单。看完了这本书,差不多了解了整个西周的历史。

以后,再跟别人讨论“周文王究竟是‘老死’还是‘横死’”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再也不怕没话说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文王究竟是“老死”还是“横死”?书里找答案,有趣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