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职场六年,我实现了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

今年,也不知刮起了哪股妖风,苹果吃不起了,葡萄、哈密瓜更不要想了,随随便便拣上两样,百元大钞就用掉过半。如果想稍微丰富点家里的果盘,一张大钞还不够用。身边的工薪阶层也都纷纷感叹,失去了水果自由。

作为一个在职场混迹了6年的人,没有双方父母养老的压力,也没有嗷嗷待哺的幼儿抚养,却也着实体验了一把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的过山车。

Part1

刚毕业时,异地需租房,兜里就剩下大学生活费剩下的最后1500块钱。虽然最初的实习收入不过每月600块,但也没有觉得有多难。在最初的一两年里,甚至因为稿费的上涨,半年就积攒了小两万。这对于刚出社会的我算是一笔大钱了。

不过,这种存折里的富有并没有让我成功转型为一个社会人。记得一次路采中,因为用的是老牌的三星手机,路人一句“我都不用这种手机了,你一个记者还用这种手机?”言语中充满怀疑,很快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确实需要装备升级一下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自身的配置能够配得上当时的身份,不给自己的这份职业“丢面儿”。

于是,智能机换上了,居住条件也较刚工作时有了改善,衣服风格也从休闲转向半职业风,伴随而来的,是支出的蹭蹭上涨。但这种转变也确实给我上了一课,那就是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后来,虽历经三次跳槽,这种职业风格的着装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信任。

工作年限长了,阅历丰富了,但是频繁的工作更换并没有带来太多的薪酬上涨。不过人有了点钱,总不会亏待自己的,尤其是在吃穿方面。偶尔来上一两件美国车厘子、新西兰的奇异果,上千的外套和过冬羊绒大衣,五六百一双的鞋,也没有心疼过,为啥,因为“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而且也相信自己有这个赚钱的能力。

Part2

现在回想那一段时光,应该是我为数不多的消费升级阶段了。因为生活很快就会给你泼点凉水,结婚后,房贷、物业水电费、人情开支、逢年过节给父母的孝敬钱、生病接踵而至,再加上工作断档期的单方面消耗,所谓的存款压根就是在负增长。

有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小妹妹(工作中的新同事)问我:姐,结婚后是不是会变得更有钱?对此我只能笑笑:单身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结婚后那就意味着责任,对小家庭的责任、对双方原生家庭的责任,哪还可能过得像以前那般恣意。尤其是过了二十五,人的身体机能完全和以前没法比,稍有不慎生个病,往医院砸钱的速度得以年薪计算,很不巧,我就是那一个。

最可怕的是,年龄长了工资不涨。不同的职业都有一个行业价格,有的会在工作经验上有所区分,但是则是越年轻越吃香,你想要凭资历胜人一筹,用人单位更多考虑的是你结婚了吗?会不会来了马上救生孩子?会不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影响工作?有的甚至会觉得,我这个岗位明明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能干,要的钱还少,那你也不能太特殊,也得按这个水平计算。

混迹了几年,换了几家单位,年龄上涨、负累加重,原先的天真无邪全部褪去,对残酷现实的认知总会提醒自己要为以后多做打算。

Part3

眼看着工资上涨无望,但未来有孩子了、父母生病了,都需要钱,只能从节流的角度,给自己的消费降级。

和国外进口水果说拜拜,没事啃个苹果呗;除了冬装,上千的衣服就不考虑了,反正也就随便穿穿;外出吃饭能免则免,自己做饭干净卫生有营养。

但生活的苟且就是,上半年的物价上涨让苹果都吃不起了。还好,婚姻的一个好处就是互相提供保障。在另一半出现经济危机时,还有一个人可以提供经济援助,大家一起扶持前行,度过人生暂时的黑暗。

也别说,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的消费降级,还不小心跟了个今年的大潮流。大伙儿普遍消费降级了。虽然我不知道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怎么样,但是身边玩的好的,尤其是有儿有女的,总是吐槽日子不好过了,收入没影响的,还得大把大把的往子女的教育上砸钱,结果总体下来,消费也降级了。

虽然对物质的追求已经看得淡然了许多,但消费降级总不能一降再降,辛辛苦苦上班总得给自己一个交待吧。于是,只能想方设法开源了。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利用上,开始码字,要么攒功底,要么攒机遇,总而言之,就是要给往常一成不变的生活来点改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职场六年,我实现了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