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是教学最大的资源

      回顾一天半的高端培训,脑海中留下了布鲁巴克的一句话:“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问题。”还有几个关键词:“以学定教、扎实教学、感受-质疑-发现”。

      “以学定教”早已是老生常谈的教学理念,一直未见其践行的效果,但在董董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它花开遍野。课堂上没有精彩的导入,有的是直奔学情;没有环环相扣的推进,有的是基于学生疑问教学形态;没有鲜亮地激活思维的主问题,有的是以学定教的课堂落实……整课堂围绕着两个点:“读懂的问题、未懂的问题”。学生在交流疑问中,培养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见学生,面对学情,大胆尝试,佩服!

      整堂课不见董老师手拿课本,课文早内化心中,学生说到哪里,她就流到哪里,不慌不忙,从容优雅。她像极了这壶口瀑布,课堂上的她有雨季壶口的气势磅礴,有枯水季壶口的柔中带刚。五张PPT,两张直观图片,三张方法指导,PPT真正成为教学辅助工具,而非课堂必要。她从容教学,望尘莫及!

      《一滴水经过丽江》,贾老师带着学生从读到写,课堂生成的内容很多。一滴水经过了太多地方,她就一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绘制一滴水的游览路线图,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成为了那一滴水,他们面对课堂问题,有的顺流而下,自在流淌,有的逆流而上,奋力冲击……学生展示时,教师不时的进行写法点拨,这种渗透是适时而教的。

      “好好读书!两字后停顿,再读一遍。”肖老师的课就在朗读中开始了。“读一读作者,注意‘颉’的读音,字形,拿笔写一写”。老师齐头读、学生齐读、单个学生读 …… 肖老师就是这样扎扎实实教语文。

      肖老师第一堂教读课是一篇议论文,他引导学生在自我怀疑中,明白了标题的两用类型,即:论题型和论点型;又通过一个长句变短句,位置的调换,找到了本文的两个分论点,理清了本文论证思路;最后又引导学生在怀疑大家之作中结束课堂。肖老师通过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领悟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育人无声,大道至简,大家风范!

      自读课文怎么教,观摩了肖老师的《一颗小桃树》,听了他的报告后豁然开朗。如果说旁批、阅读提示、预习提示、思考探究是自读课文的抓手,那肖老师结合着课例分析又为我们在具体实施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跟着名师学教语文,学习他的实实在在,扎扎实实。

      张博士的“构建基于学生感受、质疑、发现的语文新课堂”报告,好像为这四节课进行了复盘。“新课堂”有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旨在打破“少、慢、差、费”的怪圈,着力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它将课堂中心移向学情,学生的质疑是整堂课的主线,而非教师备课时的设计和预设。不管是哪一种理论,哪一种方法,只有用起来它才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相反,如果不用,它便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学习回来后,跃跃欲试,很想在课堂上体验一把这种“基于学生感受、质疑、发现”的新课堂。正好讲到《最苦与最乐》,原来的备课是想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议论文,上课一定要文体鲜明,通过学习,学生能区分记叙文和议论文,于是教学围绕着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来设计的。

      放弃之前的设计,安排学生充分预习,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以便课上讨论。准备上课时心里确实没底,不知道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课堂伊始,处理完生字词及作者常识后,我模仿董董老师的课堂流程,从感受开始,小组交流质疑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十二个问题密密麻麻的罗列在黑板上,此时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这无论如何也解决不完,于是挑了两个问题来谈: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本文题目为“最苦与最乐”为何不用“尽责为乐,未尽为苦”?

      在和学生在解答这第一个问题时,我们一起找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及三个分论点,梳理了本文的论证思路。第二个问题,我们把议论文题目的两种类型提炼了出来,即:论题型、论点型。

      其它的问题,又利用了半节课来处理。回顾十二个问题,有八个问题是有讨论价值的,其余的问题都游离于文本之外。

      有了上节课的经验,我又在另外一个班尝试,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但做事的粗枝大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有两三个可供探讨的,其他问题都是随意而提。一堂课结束后,我很受挫。

      两个班结束课程后,我问学生喜欢之前的课堂形式,还是喜欢以他们的问题为主线的课堂,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后者。

      面对他们的喜欢,我有些手足无措,内心的萌生了很多问号,如:

1.课堂时间变得不可控。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取舍?

3.学生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课堂形式处理?

4.如何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

      要问我这次体验最大的感受,我最想说:体验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期待更多的培训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情是教学最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