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人生皆有起落 所别只在高低

杜甫大多教科书上给出的生平是:(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因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写实的诗篇。

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在成都的居所,至今最为有名,即杜甫草堂。

从教课书上所知,似乎杜甫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穷大叔,一个累世的穷人家的孩子。

呵呵,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母崔氏,乃北方第一望族,杜甫的姥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女,祖父杜审言,当朝高官,当世第一狂人。

为何说他是第一狂人,此人曾言“写诗乃吾家事也”,啥意思,作诗这种事是我们家的,别人就别掺和了,杜甫青年时其父任兖州司马,可谓是官家和富豪子弟。

俗话说得未必好呀—英雄别问出处,但英雄皆有出处也。所以杜甫青少年时家庭环境是非常优越的,因此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放在现在,王思聪那是要靠边站的了)。

他自幼好学加基因遗传吧,据史料记载,杜甫七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由此可以看出自小就胸怀大志呀,正所谓志当年少存高远呀。长大后有出息的男孩子似乎在小的时候都是很顽皮的,杜甫也没例外。其诗为证“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如此之好,那么他后来的人生怎还会穷困潦倒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作)。我们不妨阅读一下他的诗作,按诗索迹,定见端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此不对诗句解读,那是教科书干的事。录此诗在此,要的是对他的时间和地点的见证。

杜甫的这首《望岳》诗,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东岳泰山的诗,杜甫望岳诗有三首,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看来杜甫真的是很忙,到处旅游呀,真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呀。各位看官千万别以为我们的杜甫大叔这是第一次旅行呀。

这是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富家公子的杜甫,二十四岁第一次参加了洛阳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了。对这样的结果我们的全民老公杜公子那是不屑一顾的,不像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落榜后立马回家,继续耕读呀。

杜公子“裘马清狂”的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漫游生活。该诗就是写于此时。从此开始了长达十数载的游历生活,好不快哉。

期间游历了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正是在这次的游历期间结识了当时最出名的伟大诗人李诗仙,(本文不再此赘述两人的八卦了)。从诗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杜甫青年时期那种志存高远的豪气和格局了。

那么为什么自小就才华出众的杜公子会落榜呢,又为什么二十四岁才第一次参加全国统考呢(三年一统考,十八、二十一岁都可以考的呀,又不是现在要各种毕业,应该是受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影响吧,抛却书本出门去,我辈岂是应试人)。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杜公子自小就是旅游达人也,在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真个是有钱有闲呀。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游历这么大的地方,那是要多久呀。呵呵,这不,历时数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整整三年呀,这得要多大的费用,什么样的家底)杜甫才回家乡参加“乡贡”。

结果是,二十四岁参加的全国统考落榜了。我估摸着这次游历中丢了书本,游玩时忘乎所以了。再加上年少轻狂,恃才傲物没把天下读书人放在眼里,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吧。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杜公子长游了十数载,后因其父病故,财力受限,啃老的时间过长,才在天宝六年,即第一次落榜的一十二年后再次报考。

这次,却给了我们的杜公子一个大大的乌龙,啥事,嘿嘿,真是天不遂愿,这次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宰相李林甫。

这次国考可谓是唐玄宗时期的一次绝响了,因李林甫嫉贤妒能一个也没录取,后玄宗问起此事,李遂有那句流传千古的屁精之语“野无遗贤也”。

就这样我们的杜公子再次被推出了体制之外(你早干啥去了),无奈,为了生计,只能厚着脸皮,跑跑老爸的关系户了。

此时才尝到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这工作一找,直到十年后才得了个看管兵器的小官。多小,经计算后相当于九品,可见那时首都的工作就不好找啦。

此后,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势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几年间由公子而大叔的杜甫可谓是几经离乱,几番磨难。

最后举家逃难到了成都,因好友成都尹严武的资助才安居了约四年光景。期间的种种磨难,可以从大叔的一首诗中读出。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真所谓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何其残乎(俗语说的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对杜甫大叔后半生的磨难,后来有个站着说话不腰痛的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呵呵,得了吧,你试试看,要知道我们杜大叔的诗,在当时那是没有几人知道和欣赏的呀(没有多大官职的人,谁会来认同你和欣赏你的诗呢)。

和他同时代的好基友李仙人那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大叔的诗是在他死后多年才被后来的诗人认可。再后来才被更多的诗人认同,才有所谓的“诗圣”,真可谓是身后名呀。

人生就是这样的每个算法,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但一串葡萄总是有好有坏,就看你先吃的是哪一部分了。

最后,杜甫在凄惨中度过了他的晚年,他的死因史料记载有多种说法,有病死,有赐死,有自沉于而死,有中毒,有消化不良等说法,不一而足。

登贵人阁远眺抒怀

                     轩辕

岁月蹉跎虽数载,归来壮志未曾衰。

诗文把酒邀仙圣,商海驰奔伴范白。

两手拍出湖中日,双脚踏入塔边台。

苍天岂有绝人路,逆境几番定盛开。

本文写作者:轩辕

你可能感兴趣的:(杜甫 | 人生皆有起落 所别只在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