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前后

图片发自App

俄版《十二怒汉》讲述了陪审团裁决一个结果看似显而易见的案件——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养父,而在陪审团的讨论下,大家逐渐还原出事件的始末,才发现事件远远没有人们表面所见得那么单纯,在案件中,背后势力为刀俎,男孩为鱼肉,案件实情扑朔迷离。

很多事件看似案情明朗实则是在媒体不负责任的增删后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譬如汤兰兰事件,被告拼命申诉原告却迟迟不出现,并且受害人为何在十多年后突然大胆地写举报信状告亲人,所有的一切如今都变得疑云重重,而当汤兰兰的举报信发出之时,面向她的亲人而来的是全网站铺天盖地的辱骂和诋毁。

而江歌案件更是如此,刘鑫确实在道德上有过错,案发后的态度也很恶劣,而征讨刘鑫的网络大军却有许多人是因为刘鑫案发时的表现而批判她,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当凶案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每个人做出的反应是因人性而异的,我们可以说案发后的刘鑫是冷漠的,是逃避了责任的,甚至是吃了别人的人血馒头,但是却不该因为她锁不锁门而对她实行网络暴力。

我们往往以为自己掌握了全局,但是事实往往与我们想得不一样。

而去年12月底开庭的杭州保姆纵火杀人案,就算犯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的行为也有有待商榷之处,据说她是在女主人快起床时点的火,而且是在客厅点的书本,还报过警,说明她不是故意纵火。

法律是不该被舆论所左右的,在法庭上,无论是原告和被告,都要秉持公平原则,都要基于客观事实,即使我们对被告没有任何的宽容,但至少要还他一个公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舆论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