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就一定是美德了吗?

中道智慧,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哪怕是美德。如果我们在不恰当的时机盲目的追求,仍然不能产生好的结果。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2018.3.12

印安说

人们都知道“不耻下问”是一种美德,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都是取法乎上,“勇于上问”的人。

印竹说

法有大小,人无高低,取法乎上者志趣高远,不耻下问者上上智人!

今天,印安老师说到“取法乎上”和“不耻下问”两个关键词。古语有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意思是说,给自己定目标要尽量定得高些,要让自己跳起来才能达成的目标才能激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向上。即使最后我们没能达成那个最高的目标,也因为我们有着向上的惯性,结果不会太差,顶多是得乎其中。而且,如果我们发愿一定要发大愿,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宏大的愿力,帮我们实现梦想。

取法乎上,适用于初出茅庐,尚未成功,自身能量还没有被开启的人。他们需要借助外力,与圣贤为伍,借助圣贤的能量滋养自己、加持自己、帮助自己达成目标,走向成功。而不耻下问,适用于已经成功的人。因为当一个人已经成功了,常常在万人瞩目、鲜花与掌声中,然这类人多数会有偶像包袱,觉得自己已经很高了,怎么可以去请教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呢?如果是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当然离真正的成功还是有距离的,或者说还不能称得上是圣贤。真正的圣人、真正的成功者,首先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内心强大,能量很高,因此在他们的眼中没有高低的差别,所以他们反而可以不耻下问,就如孔子。

《三字经》就说“昔仲尼,师项橐”,连七岁的项橐孔子都可以拜他为师。而且孔子非常了解祭祀的事情,但他“入太庙,每事问”,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在圣人的眼里是无分别的,没有年龄的分别,没有专家还是草根的分别。再说,就算是再厉害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事,不知道是正常的,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有智慧,不在于他知道的东西有多少,而在于他知道的是什么。在这点上孔子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相反,一些有了一点成就就背上了偶像包袱的人,反而会因为分别把自己局限了,把自己拘禁起来反而障碍了自己能够了解更多,那么高度也会停止于他已有的位置,不可能再长进了。

因此,“得法乎上”与“不耻下问”是我们同样要具备的。当我们能量还不够强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不耻下问的美德,我们更需要与圣人为伍,见贤思齐,也让自己更快的进步,有更高的成就;当我们能量已经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反而需要不耻下问的美德,让自己保持开放,不失真诚,这也是一种中道。

中道智慧,无处不在。在这里,中道智慧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一定要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哪怕是美德。如果我们在不恰当的时机盲目的追求,仍然不能产生好的结果。

亲爱的同修,我们总是试图从不同的侧面让大家认识、理解中道的智慧,你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吗?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耻下问就一定是美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