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漂泊”多年,我已经认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

       我,今年23岁,从一岁起离开户籍地到现在为止,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的老家在安徽的某个县,不出名,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这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没有无线网络,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夏天能吹到空调就已经是幸福的事情了。

       我对故乡的记忆很少,只记得有一条河,很长、很宽,夏天会有很多哥哥姐姐在河里嬉戏打闹,闹够了就躺在长满青草的大坝上休息,看着远处的鹅群、羊群放空。我没有见过金色的麦浪,没有听过风吹过稻子的声音,没有见过收稻、收麦的壮观景象,这一切,只是在电视上、图片上。

       我们的小家定居在苏南地区的某个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直至读完小学、中学,大学也不远的苏州,今年毕业后,又回到这座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喜欢这座城市,又不喜欢。

       我喜欢这里的细腻。我时常穿梭在白墙黛瓦中,春天细雨绵绵时最美,雨雾中看不清面前来人,那种轻薄的朦胧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行走在磨得光亮的石阶上,才能感觉到时光的存在。运河穿城而过,曾经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再,但左右两岸的石阶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烽烟滚滚时,枪声炮灰中依然不倒。

       我真的讨厌这里,因为我从未属于过这里。

       从小跟随着父母生活在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外地人”。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多数都是生活在外地,他们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即使有了车、房,却依然被排斥。

       每当我们过年回家,他们就会说“从外面回来了”“他们都是外头的人”,是啊,为了生活,我们已经“里外不是人”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们在任何地方,从未有过归属感。户籍地,成了我给故乡的代名词,那个地方,我只在户口本上见到的次数最多。就好像我拥有一件宝贝,把它藏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保存起来,等到很久很久以后挖出来,别人却说,这已经不是你的了。

       我从小就说普通话,父母为了让我能融入当地,从不让我说家乡方言,以至于到现在别人对我说家乡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我也曾经费劲心思学当地方言,但似乎不能得到认同。我用当地方言说话,他们会说“哎呀,你连当地话都能学会哒?”,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说过,可能在他们看来,语言也是划分等级的标准。

       我曾交往过一个当地的男朋友,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恋人,折煞了旁人,但他父母却说“她是外地人,家里肯定很穷,还有一个妹妹”,然后我们分手了。我以为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地域划分,但事实上富裕地区永远看不起贫困地区的人,哪怕他们生活的不错,也会被意淫出一部农村人进城淘金的戏码来。

       我的父母除了定居在当地以外,从来不把这座城市当成永久的家,时常还会说返乡养老,但是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却是处在尴尬的地位,里外不是人。当年经济的大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造就了大批的“外乡人”,让人与人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曾经求学无门,从上小学开始就要交高昂的借读费,又因为不能在非户籍地参加高考,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好不容易工作了,又因为户口问题去不了好单位。似乎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低人一等,哪怕你再努力,也始终戴着“外地人”的帽子。

       我想我热爱这座养育我的城市,热爱这个城市的一切,哪怕她对我并不是那么友好,我也依然真心融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地“漂泊”多年,我已经认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