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鼎叔的新书《无测试组织-测试团队的敏捷转型》

这是鼎叔的第八十篇原创文章。行业大牛和刚毕业的小白,都可以进来聊聊。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星标收藏,大量原创思考文章陆续推出。

本书官方购买链接请点击 https://item.jd.com/14105386.html。

聊聊鼎叔的新书《无测试组织-测试团队的敏捷转型》_第1张图片

为何写作本书

    对于“无测试组织”,初次看到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有标题党之嫌,类似“测试岗位已死”的论调,每几年就会在媒体和圈子里传播一轮。难道狼又要来了么?
    实际上,测试工程师在行业中的招聘数量不降反升,随着新兴公司的蓬勃发展,薪酬也水涨船高。但是“无测试组织”的发展势头在这些年并没有明显的呈现。
    这本书想讲的并非预言,而是在高度成熟的敏捷研发团队中,测试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谁来承担?
    今天的测试工程师,面向可能的未来变革开始长期修炼,有百益无一害。但这并非是根据一本书的预测而盲目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
    敏捷团队中,测试技能“永生”,但传统意义上的“测试团队”可以“无”,这才是我想定义的“无测试组织”。 无测试组织延展了测试内涵的四化,服务化、标准化、智能化、全员化。品质保障不再由专职的测试工程师团队全权负责,而是由业务团队全员、专家、标准、平台及每一个用户去协力保障。

    这样的“无测试组织”,可能在很多年后还是一股特立独行的清流,但我坚信它会是价值认可度最高,回报最高的典范团队。它也是在本质上契合敏捷研发价值观的理想形态。
    正如武侠小说所说,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是一个艰苦和长期的改进过程,充满着尝试、误解、风险和快乐。如果只是习惯了现在的稳定工作分工,只顾着解决眼前的麻烦,就无法引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
    具体如何一步步实践、探寻、演进,将在后面的章节陆续展开。在最后一章我们会再详细阐述对无测试组织的系统理解。

本书主要内容

按照“打造敏捷测试团队”和“修炼敏捷测试技术”,分为两大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第1~7章)打造敏捷测试团队

从“测试团队为什么敏捷不起来”讲起,介绍敏捷测试团队需要具备的理论认知,引出多个维度的敏捷组织要求,并对质量度量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我们会展开打造敏捷测试组织的痛点模块,分享亲身实施的案例,包含:团队诊断、敏捷度量、流程敏捷、文档敏捷、外包管理敏捷、创新组织打造等,其中流程敏捷是重点介绍的模块。在整个研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测试团队都有值得敏捷实践的具体措施。

第1章 敏捷测试团队的自我诊断

这是引出本书知识体系的章节,解释什么是敏捷测试,敏捷转型为什么容易失败,本章提供一套自我诊断敏捷短板的方案,为未来的团队转型工作制定核心举措。

第2章 敏捷实践中的测试关注点

主流的敏捷实践框架知识丰富,本章在简要介绍常见的敏捷框架知识的同时,重点放在测试人员和测试活动的启发思路上,利用各种敏捷知识改善测试活动,突破自身岗位的局限,借助全员力量内建出好的质量。

第3章 测试左移与右看

针对测试团队经常探讨的测试左移和右看实践,给出更丰富的思考和创新的推荐做法。让贯穿整个软件研发生命周期中的测试活动流程更加高效。

第4章 敏捷研发的度量

介绍敏捷研发的质量保障和度量体系,以及它和传统研发度量的差别,指导质量保障人员进行敏捷意识转身,走出职场口碑困境。同时,对于效能度量指标和方案进行深入剖析,真正衡量出测试团队的敏捷成熟度。

第5章 敏捷文档与沟通

本章介绍如何推动高价值的文档更加生动的创建,满足敏捷团队的日常需求,以及如何建设体系化的敏捷研发文档体系。另外,也详解了开发和测试在沟通中容易发生争执的概念。高效文档很重要,高效沟通更重要。

第6章 团队能力培养与创新氛围

员工和团队的核心能力水平是敏捷实践的成功三大要素之一。本章重点放在测试主管如何提升人员成长必须的关键能力,指导员工的专业晋升发展,构建安全轻松的技术创新氛围,保障团队能持续提高效能。

第7章 外包测试的高效管理

测试外包是常见的快速拓展人力资源手段,便于承接业务飞速发展的需求。如何稳妥地建立测试外包项目团队,保障管理运作的高效率,是本章分享的重点。对于ODC异地团队的管理如何开展,本章也提供了不少新的实践方法。

第二部分(第8~15章)修炼敏捷测试技术

本部分涉及专业技术的敏捷实践,尤其针对测试相关领域的敏捷提升方案,按照从基础到进阶的顺序,分别介绍测试分析设计能力、自动化ROI认知、敏捷测试的三大利器、提升用户体验的测试方案、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测试、无测试组织的思维实验等。

其中,敏捷测试三大利器是非常丰富且有效的实践知识体系,占据最大的篇幅,具体包括探索式测试、众包众测、精准测试三大块。

第8章  测试分析与设计基础

这章是测试专业能力的基础,缺失测试分析与设计能力将导致敏捷测试失去牢固根基,测试人员的专业发展也会走歪。通过贯穿需求、开发和测试环节的分析过程,真正掌握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的专业制定方法,并在迭代中不断改进。

第9章  自动化测试的ROI

本书不会详细讲解具体的自动化框架如何开发和定制,但是本章将结合过往实践的经验教训,详细介绍自动化ROI的计算理论和关键要素,帮助大家针对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测试项目梳理出提高收益的通用技巧。落地自动化测试很容易,让自动化测试收益得到公司认可,则困难得多。

第10章 探索式测试

本章介绍敏捷测试技术方案的三大利器之一-探索式测试,也是天然适合敏捷理念的测试风格,从探索式测试理论到典型探索方法,再到完整实践流程,本章都会结合真实案例一一介绍,最后会提供方便大家成为探索测试达人的工具箱。

第11章  众包测试

本章介绍敏捷测试技术方案的三大利器之二-众包测试,从众包行业知识开始讲起,介绍了众测众包平台的结构和开发心得。通过打造高活跃度的众包平台和最高效的反馈工具,激励用户为我们发现多种多样的长尾问题,展示众包平台的无所不能。

第12章 精准测试

本章介绍敏捷测试技术方案的三大利器之三-精准测试,从两个实践路线进行解读。一,如何让测试工程师掌握精准分析测试的方法,主动提高覆盖率,和开发平等对话。二,什么是强大的精准测试平台,它如何让我们的用例覆盖效率提升,同时让开发定位缺陷更迅速。

第13章 提升用户体验的测试方案

工程师对于用户共情能力的不足,以及单纯的产品逻辑思维,导致低级的用户体验问题经常逃逸到线上。测试团队可以通过提升用户体验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探索式方法,用很低的实践成本快速沉淀寻找用户体验问题的各种易用规则。

第14章 迈向智能测试

本章从两个方面解读测试团队如何迎接未来的智能化工程时代。第一,如何建立评测多种多样智能化产品的体系化能力,并且效率要足够高。第二,如何对现有的测试方案和平台进行智能化升级,突破现有自动化测试效率的边界。我们可以借助各方的力量来实现未来的智能测试目标。

第15章 思维实验-无测试组织

基于之前各章的学习理解,传统的竖井式专职测试团队的价值在不断弱化,这和敏捷的高阶发展趋势不相符合。不妨大家来做一个思维实验,结合本书所有内容,畅想未来的无测试组织会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现在可以做哪些转型的准备。有的团队已经开始行动了!

众所周知,敏捷转型领域著作层出不穷,测试领域要面对的专业问题千千万万,团队管理的知识模块也博大精深,不论哪一个领域都无法在一本书中完整论述。本书书名包含了这三个关键词,“敏捷转型”“团队”“测试”,恰恰是取三者的交集,聚焦测试团队的视角,解决测试面对的实际问题,同时以“敏捷效果”作为挑选素材和观点的准绳,期望达成效能的长期提升。

到达高度敏捷的团队境界,还要思考三个关键词,它们会成为本书讨论的核心维度,缺一不可,即:“质量”“效率”“能力”,这三个词是构建完整敏捷体系的根基。本书还有一个隐含的关键词-团队成熟度,不同成熟度的团队,建议采取的敏捷手段是不一样的,这在本书各个章节都有具体的体现。

本书读者对象

质量经理、质量总监,及高级技术管理者。通过本书的介绍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组织形态下质量工作转型的困难,坚持正确的理念,锁定适合自身的改进指标。通过本书介绍的与敏捷测试相关的基础经验和思维模式,能够让质量团队更好地敏捷转身。

一线团队的管理者。通过本书可以完整地实践敏捷转型,深入了解知名研发团队真实发生的经验教训。

开发和测试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生、爱好者、一线工程师,或者其他非技术岗位人员(如产品经理)。通过本书学习,可以从日常工作开始立即行动,引入低成本的尝试措施。本书不涉及特定技术框架和编码理解,对读者没有技术门槛的要求,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收获不同的思考启发。案例虽然大多数发生在质量/测试团队中,但其解决思路是广泛适用于各类角色的。

本书的每一章内容都可独立学习和应用,互相之间没有理解上的依赖关系,读者可以根据兴趣直接阅读相关章节。所有章节形成有机的敏捷测试整体思维,逐步面向未来递进。

本书内容特色

从质量/测试的专业领域来看,市面上尚没有聚焦质量/测试团队如何敏捷转型的图书,有的只是特定的局部理论和工程实践。行业内专业做测试的人通常不太精通敏捷,但专职做敏捷的教练并不会把重心放在测试人员上,而是更多把精力放在引导三驾马车的角色: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技术负责人。测试工程师通常作为跟随者角色,缺乏切合自己视角的案例分析,又不敢改变自己传统的质量兜底责任,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本书从一线测试团队的常见困难和视角出发,填补了这一空白。各大公司对质量/测试团队的投入都占据不小的研发投资比重,公司管理层愿意在提高质量管控和测试效能方面持续投入。

不可否认,国外经典的敏捷作品,或测试大牛的著作,都是讲思想体系,思考模型,深入浅出,历久弥新。而国内敏捷类原创图书大多重点关注工程搭建,附带大量的源代码,难以随时升级,也会影响可读性。过于依赖眼前的工具链,一旦技术平台升级换代,就失去了实操准确性。

本书更多聚焦在“道”的理解贯通,同时辅以大量知名一线团队亲身实践案例,既有长期有效性(不会随着技术发展而淘汰),又能引发广泛深入的思考,能接员工的地气。把“道”用在具体工程项目的术上,能够举一反三,迭代认知进步。非常欢迎读者与本人进行更多的实践案例探讨。

而其他一线支持团队,如设计、运营、运维、客服,都是测试团队的密切合作伙伴,大家在面对难题时的底层冲突和解决思路都是普适的,同样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

我长期在一线互联网技术公司从事测试技术总监工作,从移动互联网的荒蛮期走到红利末期。

回顾过往,本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职业经理人、创业者、教练。随着对教练技术和敏捷实践知识的体会加深,想写这本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相对于其他的测试专家和管理者,我的风格更偏好提炼经验教训和方法论,关注效能创新的不同维度。但手把手教会读者搭建和改造具体的技术框架平台,则并非我的擅长。

本书包含很多本人参与的鲜为人知的精彩案例故事,具备丰富的多样化思考角度。经常从不同类型团队的视角梳理底层逻辑,是敏捷管理者自我提升的有效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捷测试转型,敏捷开发,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