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习惯,决定了你学习成果的下限!

如果我们不记得,所有的学习都是无用的。 

没有记忆,我们将不得不对每一种情况做出新的反应,就好像我们从未经历过一样。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主要就是依靠记忆来下达行动指令的!

然而,错误的记忆习惯却导致了我们记不住真正重要的知识!


一、错误的记忆习惯指什么?

错误的记忆习惯是指:追求100%复制。 

上学时,我们被灌输的要求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正因为被预设了读书需要有如此高标准的要求,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书不读完是不被接受的。

你会觉得,如果不逐字逐句地读完,那就可能错过非常重要的东西;

你会觉得,凡是写进书里面的内容都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就需要记住。 

每当读书时,我们就强迫自己100%地“复制”——恨不得记住每一个字!

要是记不住我们就内疚不已,为了逃避这种挫败感,我们一年到头也看不了几本书! 

所以,追求100%的复制,就是错误记忆习惯的根源! 


二、科学的记忆习惯指什么?

科学的记忆习惯是指:从“复制100%”到“邂逅1%”。

无论你(理智脑)觉得有多重要,只要没让情绪脑受触动的信息,都会被贴上不重要的标签。

要知道作为信息筛选器的情绪脑才不会管这个抽象的信息到底对未来有多重要,只要记忆和经验里没有类似的重要性匹配,它都觉得不重要。

既然对你的生存无关紧要,且平时也没见你经常思考和回忆,那么这些之前仔细阅读过的知识,都会渐渐被遗忘! 

不信,你回顾一下自己的看书经历。 

那些深深打动我们,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我们真的牢牢记住所有的内容了吗?

我想,最多记住几句话! 

或者,更常见的情况是:“想不起来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这书不错’。” 

由此可见,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感触。 

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花一周时间仔细阅读一本书,一个月之后,仅能记住1%的内容。 

那么,同样花一周的时间,我们快速阅读10本书,一年之后,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的10%。

这岂不是更加理想?


三、为什么要养成邂逅1%的记忆习惯?

首先,每本书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而每个作者也受整个社会背景知识的局限,所以并非印在纸上的都有价值。

其次,出版行业由于自身规则的限制,也会导致文字信息过于冗余,明明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说几百页(就跟现在的某些电视剧一样,情节极度拖沓)。

据专业人员预估,一本非虚构类畅销书,可能80%都在堆砌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里面,也许只有1%的内容对你有启发。 

最后,只有你经常思考的事情,大脑才会将其识别为有助于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将它牢牢记住。

大脑会想,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情,那说明无关乎生存危机,对你不重要,你可能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丢弃;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后你可能还会从同一个角度再想它。 

所以,记忆并不是你想要记住或者你尝试记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是否对你有意义,你所思考花费的精力越多,能记住的可能性就越高!


四、如何培养科学的记忆习惯?

首先,明确你的学习目的。

大脑的工作记忆在同时间内只能有效处理4个模块的内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玩抛球游戏的小丑,这个小丑的能力只能同时玩4个球)。 

只有明确你的学习目的,才能让大脑有聚焦意识,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内容上。 

其次,对工作记忆进行加工(让知识更容易转化为长期记忆)。

1、建立记忆线索

图片化、模型化、节奏化(比如顺口溜)、故事化是四种典型的记忆线索。

我们可以把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利用四种记忆线索转化为容易记忆的内容。

比如,我把《如何有效阅读》中我觉得重要的知识点,构建成记忆线索:

图片化:建立思维导图卡片(并放上书的封面图片);

模型化:使用了选书、读书、输出的三位一体结构,简化了大量细枝末节;

节奏化:从选书,到读书,再到输出,也是一个结构化知识,也比较顺口; 

故事化: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如何有效阅读的故事,想想自己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输出。


2、使用联想记忆

把想要记忆的内容与其他内容关联在一起的方法叫作“联想记忆法”。

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背景拓展(前因后果)、纵向拓展(上下游知识)、横向拓展(实际运用),都会将零散的新知识嵌入到原有的知识网络中。


3、在多场景重复

因为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触觉、听觉、嗅觉、视觉信息所存储的区域并非在大脑同一位置。 

所以,你会发现看书、听音频、现场听讲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结合起来就相当于让你多了几倍的记忆效率。 

同时,不同的环境下,带给你的触觉、听觉、视觉、嗅觉也不一样,所以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效果会更好。 

大脑会觉得,这么多环境下你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值得被记住。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中学时候,总喜欢在各种热闹的地方背单词......

一方面显得自己很努力,于是怒刷存在感,另外一方面真的背诵效果挺好.....于是背得更起劲!

最后,规律进行提取复习。

如果你学习新知是为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无形中被反复练习并内化于心,根本不需要担心记忆问题。

如果你学习新知是为了增加知识储备,那么就需要进行间隔提取练习,以对抗遗忘规律(经常不用的内容,大脑默认为不重要)。 

研究表明,第一轮复习检索能够使记忆力水平在最高点上保持大概一天时间。 

因此,我们要在它还没开始下降之前及时完成第二轮复习检索。具体来说,就是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检索前一天学习的内容。

完成了这个步骤以后,记忆力水平可以在最高点上保持一周左右的时间。

以此类推,最后一轮提取复习大概在接收新信息的一个月之后,到那时,我们就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换。


比如:

2019年年底,我研究了40多本有关学习的专著,并采用了遗忘规律+电子表格的方法进行尝试间隔复习。

具体做法是:

利用视觉卡片将所学重点图片化、模式化、节奏化和故事化; 

利用遗忘规律曲线进行检索提取练习:具体的做法就是拿张纸出来默写视觉卡片的内容。默写不出来要么是掌握不好,要么是卡片内容不符合我的记忆特点从而修改卡片。

利用电子表格记录了我的检索提取记录。

利用朋友圈做了每本书的读书心得分享。


坦率来说,以上这个对抗遗忘规律的复习方法,更适用于学生记忆知识点或者备考使用(3年过去,我又忘得差不多了)。 

成年人,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学习——记忆效果最好! 

因为是实际需要的,如果回忆不出信息,就会促使你无法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必须深入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同时,工作和生活中的自然重复,也会自动抵抗遗忘曲线,根本无需做太多额外的努力。 

记住,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是学习最自然,也是记忆最高效的方式!



思考

你的记忆习惯是怎样的,效果如何?欢迎你留言与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习惯,决定了你学习成果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