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字的思考和言说

      古代,文字的载体难得,需要骨头、金属、刀具,竹竿、丝帛……,火以炙之,刀以锉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敢写的太长,所以每个字都精雕细琢,殚精竭虑,现在看来似乎确有所指,确有其义。

      纸张现世以后,载体贵(匮)乏的问题解决了,于是知识成了稀有品,于是掌握知识、传承知识的才子文豪成为大众的偶像,大家一文,动辄洛阳纸贵。

      到了现在,纸可量产,甚至纸都已经被一方屏幕代替,文字成了可以自由组合复制粘贴、可以批量生产的形式符号,于是思想毫无意外地成了稀罕品。面对大海般的形式符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拣思想的火花,一如大海捞针,耗时费力,随波逐流成为众多善于思维的大脑必须面对的挑战。

      我在想,有一天,未来的机器人,看我们今天的文字,转换为一长串机器码后,是否也会像我们阅读古文(比如文言文)一样,时不时感叹一句,这些古文真有意思,意思真多。对于机器而言,机器码无论如何精炼,都免不了冗长,无味,充满了形式。

然并nuan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文字的思考和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