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偶尔会有学生问我,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是不是就是要批判、否定一个观点。批判性思维,是对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接翻译。其实,这种译法多多少少会有点误导。

所谓批判性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的能力。

西方教育中,是非常重视阅读的。学生提出一种观点,是需要基于大量阅读材料的,而不是凭空瞎想。你同意一个观点,那请引经据典,来支持你的理论;你不同意一个观点,那也请从书中找来根据驳斥。

任何想法,只要能有理有据说得通,都值得讨论,老师并不是权威,老师只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伙伴;已出版的书籍也不意味着就完美无瑕,你有想法,一样可以去挑战里面的观点。

记得当时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们专业的一个导师也谈到过,她发现第一学期的时候,中国学生在课上发言并不多,基本上对老师提出的观点,很少去质疑。但从第二学期开始,中国学生明显更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变化,我想一方面与中国学生更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阅读量的增加,从而带来了更足的底气有关。

所以,阅读,是一切底气的来源。

而批判性思维这个说法中,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是批判性,这三个字。

有同学会以为这是要对一切东西的否定,对任何观点,都要否定一下,批判一下,才显得自己有思考的能力。

非也。

一个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或者,更准确地说,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论是对一个问题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他是一定能说清楚他“为什么”会这么想的,而不是简单地附和。

所以,这里面重要的是,在表达任何一个观点,做出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心里想想“为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逻辑。很多盲目跟风的投资,其实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完全解释不清楚“为什么”。

最近《我不是药神》票房大卖,保险公司的生意也开始火爆,大家都开始着手给自己给家人买重疾险,我就用买保险这个事儿来举例,说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比如说,如果你要购买一份重疾险,但你不知道哪家公司的重疾险产品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时候,很多人的做法,可能是问一个身边买过某保险公司产品的朋友,看看Ta买的什么,如果这位朋友目前对这份保险没啥吐槽的,于是自己也就买了这份同款保险。也或者是,有人是因为认识一个卖保险的朋友,然后就买了这位朋友手里代理的保险产品。

这两种买保险的方式,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典型表现。

我们来看看,这两种选保险的方式,经得起用“为什么”这个逻辑来推敲吗?

“因为我朋友买了这款保险,说还不错,所以我就买了。” 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成立。首先,你朋友不是你,你们情况不一样,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也很可能不一样。再其次,这个“还不错”是指什么还不错呢?是你朋友已经罹患重病,顺利获得理赔了吗?还是其他什么呢?可能这位朋友自己都说不清楚这个“还不错”是指什么。

“因为我朋友在卖这款保险,所以我就买了。” 这种逻辑关系同样也是不成立的。你是在和保险公司签合同,最后理赔等也都是在和保险公司打交道。人情,不能算作是买保险的一个主要理由,最多是个顺带的理由。

如果决定要买一份保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多了解一些保险产品,仔细阅读各种保险产品的条款,对比相同或者相似条件下,各家保险公司是如何理赔的,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

这种选择过程中,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过程的,而不是任由保险经纪人,告诉你哪个好,你就选哪个。很多人懒得选,其实也就是懒得动脑子独立思考。而有些投资之所以会失败,无非也就是因为自己懒得想,就干脆瞎跟风所导致的。

做任何决定之前,多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多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最后自己独立思考,做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方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