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用典之十一 蛮触

纳兰用典之十一 蛮触


图片发自App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唐·成玄英疏:「蜗之两角,二国存焉。蛮氏触氏,频相战争,杀伤既其不少,进退亦复淹时。此起譬也。」

用此典故最通俗的当属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元代一无名氏的散曲小令《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两典格局,可以互为佐证。


图片发自App


纳兰此词是在前人战场所作,战斗之惨烈,仿佛历历在目。回头再看,何苦?何必?如蜗牛的两个触角成天扭来扭去,有意思么?不可笑么?

往事越千年,无数争端在眼前。打得尸横遍野,争得头破血流,有意思?

到最后只不过如纳兰讲: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你可能感兴趣的:(纳兰用典之十一 蛮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