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了新知识要去温习,才能理解,才有可能会举一反三,当学习量大了后,精通了,就可以成为此类知识的老师了。

        这是成师者的途径。但孔老爷子没有说怎么做,怎么才能达到。要靠自己去想去悟。他说的是方向,具体怎么做要靠自己去摸索。

        拆解一下文字。“温”,指的是复习、巩固;“故”,是以往发生过的;“而”,应该是递进,量变到质变;“知”,是知道、了解、明悟;“新”当然是指温习的内容有了新的解读,是指结果。“可以”,指有了前面的步骤;“为”,顺理成章的下一步;“师”,讲解者;“矣”,我认为是肯定的意思。(以上纯属个人歪解)

        由此,温故而知新很重要,不论是否能为师。随着对知识内容的反复揣摩、迭代、升级都能提升自己的理论能力。所以我认为“温故而知新”本身就是一个进阶的工具,“可以为师矣”是达到的结果。

          按照做事情要结果导向来看,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时,就可以这样来操作。假设他就是师者,让他来给你讲解他学习的内容,他就需要去认真学习要学习的东西,要达到讲解给别人听的程度,就要对内容熟悉,讲解的同时就会更加理解所讲的内容,也就是自己学习的内容。

        有个办法,我觉得可以诠释如何“温故”。先画大框架,即参考艾宾斯记忆曲线的方法。将所学习的内容做好编号,并对应具体日期,按照大脑记忆的特点第1天学习,第2天复习,第4天复习,第7天复习,第15天复习,第30天再复习,然后在第60天再复习。以学生的记忆能力,应该能掌握了。同时,应该能举一反三了吧。

        画了大框架,学习的时候就要扣细节了。从身体开始,健康第一,接着是学习时身体的姿态,很多人都会忽略坐姿和站姿。翘着二郎腿,或者下巴几乎要快粘着桌子边了,更甚至脚都架在了桌面上……这些个姿态估计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反复换其他姿势了吧。其二,心里要静,就是要专注,一个时间点只做一件事。有时会看到小朋友开着背景音乐,嘴里咬着笔头,晃着脑袋,嘴里还哼哼唧唧的。第三,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细心的指导,有心的系统规划配合学校的教学。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重中之重。

        高考前的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有始有终,分好阶段设立目标,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成长心态要匹配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多肯定和褒奖有意义的行为习惯,少指责,尽量不踩坑--家长认为的不达标。学习就是先学在习。

        工作当中的复盘也是如此。想想我们在复盘时候遇到的情形:知道要做到,却总被什么幺蛾子耽搁,于是我们会怎么做?在How,Why,What三者之间找顺序,Do到大家满意为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歪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