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金波:做自己的英雄

关于《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金波,我前期曾在题为《有的人,在故事情节里是配角,但在他的爱情里,却是绝对的主角》里写过,过后仍觉意犹未尽,觉得他是个非常值得我们琢磨的人物,如果路遥换个角度,他也完全能担任主角;如果在生活中,会是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

我觉得他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忠诚。对朋友忠诚,对爱人忠诚。以下试谈一谈,权作抛砖引玉。

01他是一个忠诚的朋友

金波与孙少平是同村一块耍大的伙伴,因为父亲是黄原地区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家境比孙少平他们要好得多,所以他和妹妹金秀对少平和妹妹兰香一直都很照顾;孙家住不下一家子,少平去原西县里读高中前和放假时,他和兰香一直都是借住在金波家;他们在公社上初中时,离村有十来里路,每天来回都靠金波的自行车,两人每天共骑一辆车,两年下来金波的自行车就破烂不堪了,金波父亲只好又给他新买一辆;到县里上高中后,就更离不了金波的自行车了。读高中时金波看少平每天啃黑馍,还好几次把白面票塞给少平,尽管少平都因为知道“这年头谁的白面票也不宽裕”,推让着没要,但也正表明了金波对少平的照顾。

除了生活上照顾,金波是能为少平“该出手就出手”的。我们知道孙少平与郝红梅的那一段朦胧的感情,应该说,这段感情本身是不可持续的,因为郝红梅由于出身问题,从来读高中就已经明确要找一个各方面条件较好、能帮助改变她一家人命运的男人,与少平之间只不过是同病相怜而已,所以即便不是顾养民出现,他们之间照样成不了。但是毕竟孙少平和金波看到的,是顾养民“横刀夺爱”。眼看着少平这么痛苦,金波坐不住了,背着少平邀了几个帮手把顾养民收拾了一顿。

要知道顾养民是班长,又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他们黄原地区师范专科的副校长,母亲是地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他祖父又是这个县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大夫,简而言之,在地方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把顾养民给打了一顿,只要顾养民告个状,开除出校那是不在话下。但是金波为了朋友却根本不考虑这个。

当然,这里不是说金波打人是对的,实际上不要说顾养民没有什么错,就算是他真的“抢”了孙少平的女朋友,那也是感情纠葛,还是不能用打人这样的“原始正义”来解决的。我们只是从金波不计后果瞒着少平出头为他“出气”这一点,来证明金波爱护少平。

更重要的是,金波理解少平。少平在黄原揽工时,一天他去找金波,金波临时换上了“一身破烂工装”,把“整齐的头发抖弄得乱蓬蓬地耷拉在额头”。少平心里立刻明白:

敏感的金波猜出他目前的真实处境是什么样,因此,为不刺激他,才故意换上这身破衣服,显得和他处在一种同等的地位。他们相互太了解了,任何细微的心理反应都瞒哄不了对方。

金波不想在朋友面前显示出生活的“略胜一筹”,他敏感,也理解少平的敏感。但这仍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理念。

在告诉少平,他在黄原邮政局扛邮包,实际也是个揽工小子,并且他父亲也不过是个普通工人,除了叫他顶工并不能起什么作用后,金波说:

“你现在出了门,你就知道,外面并不是天堂。但一个男子汉,老守在咱双水村那个土圪崂里,又有什么意思?人就得闯世事!安安稳稳活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几下就死了!即是受点磨难,只要能多经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

而少平听了金波的话后,“大为震惊”,因为“他没想到,他的朋友的思想竟然和他如此相似”。也怪不得他们能够从小一块耍到大,尽管他们没有交流过“思想”,但沉潜的思想其实是“同气相和”的。

对少平在黄原揽工的经历,金波也毫不惊讶,而是表示赞同:

“我能想得来,我赞成你的做法!虽然咱们出身低层人家,但不能小看自己。我们这样生活,精神上并不见得就比那些上大学和当干部的人差!……”

又安慰少平说:

“象我们这种人,实际上最重情义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逃避自己对家庭和父母应尽的责任。但我们又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呀!”

我们知道,一个人决定一件事不难,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难免产生动摇或者自我怀疑,而这时如果有朋友的真诚鼓励支持,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孙少平是极有主见的人,但毕竟这次违背家人的期待出门闯世界,他还不是百分百的坚定,且又遇到了艰苦的挑战。经朋友这样一赞成支持,对他信心的鼓动作用自然是巨大的。

金波也愿意为少平向父亲求助,让他与自己一起扛邮包,因为这个工作虽说挣得不多,但好处是比较稳定,至今都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但当少平以“好朋友自闯江山,不要挤在一块一个看一个的难过”谢绝时,金波马上又同意了他的看法。不要因为他“同意”得太快,就以为金波让少平与他一起工作只是说说而已;他只是完全理解少平,同时也因为他们完全无间、无需客套的友情。


02他是一个忠诚的爱人

金波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小伙子,笛子、二胡、手风琴样样拿手,还能唱男高音。高中毕业以后参军当上了文艺兵,在青海军马场当兵期间,他跟一个藏族女孩好上了,违反了军纪,当兵还不到一年就复员了。

这里我们也不讨论爱情与军纪冲突的问题,我们只关心他那从此魂萦梦绕的爱情。

他与那位藏族姑娘的相遇缘于一次对歌,就是那首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书中,作家路遥忍不住感叹:

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我觉得因歌而结缘,倒并不特别不可思议,音乐是真的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传递美好的感情和相互的理解。况且,他们对的,又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只怕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是一个小伙子在歌唱一位好姑娘,为了这位牧羊的姑娘,他甚至愿意成为一只小羊,留在她身旁……

单是歌声结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浪漫的情缘;而之后的分开,也许我们还可以说一句:可惜“有缘无分”。似乎可以说,这样的情缘尽管也美好,并不具有特别的价值。

甚至可以说,这份爱情太过纯净,太像童话了,而童话般的爱情总是不容易长久的。

而金波的价值,在于他表现出了巨大的甚至极端的忠诚——在这份爱情显得极不可能的时候。

离开了部队,离开了那位藏族姑娘,金波就开始了刻骨的思念。

在双水村待着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到神仙山上去唱那令人心碎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来到黄原工作后,他照旧思念那位姑娘,并且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淡,反而变得更加强烈。

终于在多年后,他就像少平决定要离开双水村一样,毅然决定去寻找那位好姑娘,寻找那个美丽的梦。

这实际上比少平的选择还要艰难。因为他是一个有工作的人;尽管前面说了他这份工作实际上也是个揽工的活,收入不多,但也有“稳定”这个好处,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想抛弃就抛弃的;况且再过几年,等他父亲退了休,他顶了岗,就成了正式工人了。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工人”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年代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艰难。

但是金波坚决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追寻。为了爱,金波就是这样让人不可思议!如果说在“眼前的苟且”与“诗与远方的田野”成了现代人的难题,那么金波倒真是那个勇敢的行动者!

完全可以想象,好多年过去了,并且他们并没有过怎样的约定,那位藏族姑娘难道会一直在无望地等待吗?她父母会让她等吗?会理解他们的爱情吗?因为那个“他”毕竟太过遥远!更为现实的可能是:她或许早已结婚生子,也或许早已把他忘记……即便是真实地发生,恐怕我们也会觉得太过浪漫和虚幻。

然而,这与金波并无太大关系。他必须要找,直到看到她,或者,听到她的消息……

我在前期写过的那篇文字里说:我为这样的寻找心生雄壮之感。也许还有点悲感,但那并不重要。

“爱人”也许永远都无法找到,但对他的“爱”来说,他要献上他的忠诚!

通过金波这个人物,我也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该做自己的英雄。


以上浅见,欢迎关注、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凡的世界》金波: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