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远航》

晚晴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四人如雷贯耳,曾国藩扑灭太平天国运动,湘军居功至伟,而湘军比之于八旗绿营到底强在哪里?我想除了军队纪律严明,主帅赏罚分明,还一定离不开威力强大的洋枪洋炮。湘军好勇敢战,太平天国也是由山川老林之中一路披荆斩棘,八旗和绿营是什么情况呢?读过老舍《正红旗下》这篇文章的,肯定知道所谓的八旗子弟经过二百多年的承平,早已不是当初从长白山一带打猎为生的彪悍劲旅,成了一群遛鸟斗蛐蛐的寄生虫,一辈子也摸不了了几回兵器铠甲,甚至很多人烟瘾过重,早就醉生梦死了。咸丰倾斜了全国大半赋税的南北大营先后两次破于杨秀清、李秀成,湘军凭借大代价弄来的坚船利炮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可惜真的能胜利吗?作为湘军统帅,清朝能征善战之旅不过湘淮,然此时湘军已疲,淮军虽能战一时,终究不过过眼云烟,面对西方列强莫如外强中干。如何改变这种颓废之势,曾国藩意识到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必须紧跟时代浪潮。于是,有了临终四大臣上书,力举洋务之重要性,而办洋务首在派遣学生留学,学成归来为国家所用,谓之“师夷长技以制夷”。

留学又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派往美国留学生,大约一百五十人,后期于国内学习,择学习成绩优异者派往欧洲留学。孰优孰弱,自然就要进行一番比拼。

在闭关锁国的几百年,多数人对于将子女送到陌生的异国他乡生活十几年,自然不舍而更多的是害怕,洋人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耀武扬威也给他们抹上了阴影,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再加上国内清议(清议之源起自宋朝皇帝本意清除晚唐乱兵现象,提升文人地位,哪知最终形成文武对抗,想想势如水火的党朋之争,只要是和当权之人唱反调,就是清流,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的全盘否定,一切与洋人有关的,都打上卖国求荣的标签,为后来留美学生的悲惨境遇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洋务运动在整个清末可说是轰轰烈烈,但它尽局限于一小部分高瞻远瞩之人,多数人还是持反对意见。这就解释了为啥多数留美学生来自广州,一者广州接触外国较早,明白怎么一回事。二者,他们多来自富贵家庭,长辈富有远见。而说到美国留学生,总要提到大名鼎鼎的留学生之父,容闳。这是一位将毕生之精力倾注于中华之伟大复兴的先驱,在至黑至暗的岁月里,这是何其孤独与伟岸的理想,尽管岁月流逝一再失败,然始终不曾放弃,实乃我辈之偶像楷模。

留美学生团体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群体。一去十年,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氛围,勇敢积极,坚韧不拔终于铸成了他们永不低头和敢作敢为的个性。他们大多成绩优异,连美国总统都来信表扬,美国知名大学耶鲁留下了他们的传奇。如此一群充满个性的年轻人,又打上大家都不待见的洋人标签,与时人的木讷圆滑相去甚远,终于有人造谣成功,慈禧下令全部撤回,中止公派留学,让李鸿章和容闳遗恨不已。这个群体熬过了重重关卡,重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代表人物唐绍仪,詹天佑,后来又有胡适、竺可桢等。

再看看留欧学生,根据书中记载,甲午中日海战参加的主要舰队管带大部分由留欧学生把管,他们多数贪生怕死,一见风向不对,立刻逃窜投降,他们的代表人物刘步蟾自知难逃罪责,自杀殉国,总算骨头硬气。邓世昌可是相当异类,福州船政学校毕业,没有喝过洋墨水,如果北洋舰队哪支队伍能打,那一定是邓世昌了。

为何花费大代价培养的留欧学员如此不堪重用?这就要说道说道他们的求学经历。与留美学生不同的是,他们首先在国内学习了若干年,以儒家教条那一套来培养,使其成长,又因为当时国内大环境的落后迂腐。如此这般,怎能不错过黄金阶段,且当时学堂重文轻武,连参观的英国人都觉得国家军队交给这样一群人,破败是早晚之事。

当然,甲午中日海战之败不能让管带背锅,打战打的是金钱、人才、士气,是国家战略政策。海军经费被掏空了,挪为西娘娘修理圆明园之用,更有贪官污吏上下其手,装备几年无法更新,炮弹尺寸问题等也是战败之因素。举国上下,一股沉沉的暮气,非得经过烈火重重锻炼燃烧,才能真正浴火重生,焕然一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民族的远航》)